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资源下载 >生物试题 >初一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综合测评
分类:初一生物试题
大小:未知
1.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 ℃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
C.同时萌发;D.都不萌发。答〔 〕
2.下图是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
(1)丙图中结构A由甲图中[ ]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结构B由甲图中[ ]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结构C由甲图中[ ]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2)请在乙图中标出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的位置。
3.下图是桃的花和果实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
A ;B ;C ;D 。
(2)在A、C与B、D之间用箭头表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4.某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下图)。他所使用的材料用具有烧杯、吸水纸、标签、清水、绿豆种子等。
(1)根据两组实验装置填写下表。
探究的因素 |
水 |
空气 |
温度 |
处理方式 | 利用实验一的A与C装置进行对比处理 | ||
预期效果 |
(2)做实验二时,为什么要设置A装置?
(3)做实验一时,如果C装置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请分析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① ;
② 。
5.一天下课后,王鹏和王磊这一对双胞胎正在争吵。王鹏说:“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先发芽。”王磊说:“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的种子先发芽。”
(1)你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
(2)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无机盐呢?王鹏和王磊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将适量的土壤分别装入A、B两个烧杯中;②在两个烧杯中各种上5粒小麦种子;③定期在A烧杯中浇清水,在B烧杯中浇配置的完全营养液;④观察两个烧杯中种子的萌发情况。根据王鹏和王磊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中的变量是 。
②你认为他们设计的A、B两组实验是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③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6.某同学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甲乙(1)甲、乙两瓶都应当放在怎样的环境中?
(2)为什么甲植株生长状况比乙植株好?
7.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
温度 |
23 ℃ |
23 ℃ |
23 ℃ |
23 ℃ |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
数日后种子萌发情况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92 |
8 |
0 |
100 |
93 |
7 |
0 |
100 |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2)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组。你判断的理由是:
。
(3)要证明“黑暗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对比。
(4)丙组中有7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8.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资料1~资料3再现了这个认识过程。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的性别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1)格鲁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 ;“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是指 。
(2)格鲁认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这一观点对吗?
资料2
卡梅拉里乌斯把格鲁的看法通过实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1 把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
实验2 换用野靛做上述实验,结果相同;
实验3 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结。
(3)根据上述资料的描述,桑树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4)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3
18世纪最流行的看法是:花粉只对种子的形成起刺激作用。凯尔路特用两种烟草做杂交,产生了种子。他设想:如果在下一代中能够发现雄性的一些特征,便可以推断出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实际上,凯尔路特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具有双亲的特征。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有些植物有雌雄之分,雌蕊中的卵细胞和雄蕊花粉中的精子经过某些过程产生下一代。
(5)凯尔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什么?
(6)资料中所述的“某些过程”是指什么过程?
参考答案
1.C 2.(1)[4][4][2](2)略
3.(1)胚珠种子子房果实(2)A→B C→D
4.(1)
究的因素 |
水 |
空气 |
温度 |
处理 方式 |
利用实验一的A与C装置进行对比处理 | 利用实验一的B与C装置进行对比处理 | 利用实验二的A与B装置进行对比处理 |
预期 效果 |
C萌发,而A不萌发 | C萌发,而B不萌发 | A萌发,而B不萌发 |
(2)作为对照。如果A萌发了,一方面证明种子本身是活的,另一方面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①种子是死种子或种子的结构被破坏②环境温度不适宜
5.(1)都不对,如果其他条件都适宜,种子应该都发芽。因为种子在萌发阶段利用的是自身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养料,只需要从外界吸水即可,不需要从外界吸收无机盐等。(2)①环境中有无无机盐②不是。因为土壤本身含有无机盐。③烧杯中不要放土壤。A、B烧杯中清水和完全营养液的量要适当,以保证种子的一部分能接触到空气。A、B烧杯都要放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
6.(1)环境温度适宜;光照适宜。(2)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而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所以甲植株的生长状况比乙植株好。
7.(1)水(2)甲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已经消耗光,幼苗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幼苗自身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3)甲和丙(4)这7粒种子本身的结构被破坏或者是死种子。
8.(1)花粉子房(2)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3)桑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4)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5)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雄性的特征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后代。(6)“某些过程”是指受精过程。
草履虫生理特性呼吸课件
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课件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课件
DNA的转录课件
草履虫生理特性消化课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件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1课件
动物的攻击行为课件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
神经元模式图课件
动物的贮食行为课件
基因表达(材料)课件
DNA分子的杂交实验课件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课件
蛋白质的合成与中心法则课件
实验室检验课件
基因是染色体上有效的遗传片断课件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课件
花的结构 动画2课件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
苏教版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二课件
DNA结构和复制课件
细胞分化课件
遗传二大基本规律复习课件
铁线蕨的形态结构课件
细胞膜的平面结构课件
肺的通气课件
动物细胞结构课件
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2课件
草履虫生理特性生殖课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神奇的激素PPT课件
装片的制作课件
遗传规律一课件
高等植物亚显微结构课件
蛋白质的合成2课件
草履虫生理特性排泄课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核酸的结构课件
DNA的分子结构课件
生态系统与人口和环境 “生态系统的种类”视频素材课件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课件
动物神经调节课件
蛙胚发育过程课件
优生课件
碗豆杂交演示课件
条件反射Flash课件
食物的消化 动画1课件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课件
2019年秋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年3月七年级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试卷
岳城责任区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半期试题及答案
青山中学2019年春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河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8-2019临清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初一生物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蒙阴县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
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
草履虫生理特性呼吸课件
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课件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课件
DNA的转录课件
草履虫生理特性消化课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件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1课件
动物的攻击行为课件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
神经元模式图课件
动物的贮食行为课件
基因表达(材料)课件
DNA分子的杂交实验课件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课件
蛋白质的合成与中心法则课件
实验室检验课件
基因是染色体上有效的遗传片断课件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课件
花的结构 动画2课件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
苏教版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二课件
DNA结构和复制课件
细胞分化课件
遗传二大基本规律复习课件
铁线蕨的形态结构课件
细胞膜的平面结构课件
肺的通气课件
动物细胞结构课件
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2课件
不限 |
生物教案 |
生物课件 |
生物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