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资源下载 >生物试题 >高一 >2014高一生物暑假作业专题精选
分类:高一生物试题
大小:未知
2014高一生物暑假作业专题精选1.[2014·杭州质检]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动物的生活都离不开信息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
B.孔雀开屏
C.花朵鲜艳的色彩
D.松鼠数量的消长依赖于云杉种子的收获情况
解析: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是化学物质,不属于物理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C
2.[2014·武汉三调]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解析:白天、黑夜的变化是光的变化,光属于物理信息。
答案:A
3.[2014·山东泰安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C.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不只来自无机环境,也可来自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A项错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B项正确;动物通过嗅觉闻气味发现天敌属于化学信息,C项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D项错误。
答案:B
4.[2014·山东四市联考]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解析: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的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答案: B
5.[2014·福建福州质检]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B.在种群与种群、个体与个体、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
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属于信息传递
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个体内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对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种群繁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性引诱剂的使用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答案:B
6.[2014·西安一检]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
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
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
解析:选项A、B描述的是物理信息,选项C描述的是化学信息,而选项D中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是人类直接进行的调节。
答案:D
7.下列措施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应用的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正常的性别比例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增加纤维长度
D.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相同的频率诱惑蜜蜂采蜜传粉
解析: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抗原等,能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但其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赤霉素是能促进细胞生长的植物激素,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答案:C
8.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B.能量的流动随季节而波动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关键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使自身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D
9.当森林遭遇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植物往往通过扩展根系的空间分布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当遇到干旱时,为了获取更多的水分,根向四周延伸,这是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表现。
答案:B
10.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大,遭到严重破坏后是难以恢复的,所以其恢复力稳定性弱。
答案:C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要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解析: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
答案:A
12.目前,全国每年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生态学原理是( )
A.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使受到干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答案:D
13.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河流自身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方法,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个事例说明( )
A.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D.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解析:做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其能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答案:B
14.为验证“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某课外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选用窗纱制成等大的小笼子四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小笼子里投放一定浓度的性外激素;丙组与丁组小笼子里各放了2~3只未交尾的雌蛾;丁组小笼子再用可透气的遮光布包裹。
(2)将上述4个小笼子等距离放在农田的空地上(或者放在其他适宜的场所)。
回答下列问题:
①预期各组小笼子能吸引到雄蛾的情况:甲组________、乙组________、丙组________、丁组________(填“有”或“无”)。
②比较甲、丙两组实验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丙、丁两组实验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乙、丙两组实验预期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这种现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解析:雌蛾分泌的性外激素可引诱雄蛾前来交尾,乙组投放了性外激素,丙、丁组中的雌蛾能释放性外激素,故乙、丙、丁三组都会有雄蛾前来;甲、丙两组的不同是是否有雌蛾,故可说明雌蛾可以吸引雄蛾前来交尾;丙、丁两组的不同是是否有光,故可说明雌蛾吸引雄蛾与光无关;乙、丙两组的不同是是否有雌蛾,但结果是都有雄蛾前来交尾,故可说明雌蛾吸引雄蛾是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实现的。
答案:①无 有 有 有 ②雌蛾可以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③雌蛾吸引雄蛾与光无关(答案合理即可) ④雌蛾可以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答案合理即可) ⑤信息传递
15.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不同。下图反映了不同生态系统在相似的环境条件变化下,不同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反应。
(1)相对于甲、乙两个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生物群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就越高。请分析生物多样性增加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图中在相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甲生物群落的变化明显,说明其生物多样性较低。(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1)甲 抵抗力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2)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6.如下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的,由于湖泊受到污染,使物种减少,导致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2020届四川省南充市西南大学南充实验学校高一下生物7月月考试题
2020届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高一生物下学期联考试题
2020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一生物下学期选科摸底试题
2020届陕西省恒谦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2020届陕西省恒谦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2020届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江西宜春市宜丰县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河南新乡市长垣市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河南焦作市沁阳市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2020届河南焦作市沁阳市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河北省沧县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上册拓展检测题8
2015—2016年高一生物必修1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一生物下学期选科摸底试题
2020届江西宜春市宜丰县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陕西省恒谦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2020届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2020届四川省南充市西南大学南充实验学校高一下生物7月月考试题
2020届广西贺州市平桂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广西贺州市平桂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2020届河南新乡市长垣市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河南焦作市沁阳市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四节《激素调节》ppt课件2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四节《输血与血型》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8单元第1章第2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题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ppt课件2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四节《输血与血型》ppt课件4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四节《激素调节》ppt课件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ppt课件3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7单元第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题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ppt课件4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7单元第3章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参考资料打包下载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8单元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打包下载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ppt课件5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7单元第3章第1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参考资料打包下载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消化和吸收》ppt课件2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8单元第1章第1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参考资料打包下载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8单元第3章《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复习课件 单元检测打包下载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四节《激素调节》ppt课件3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ppt课件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ppt课件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打包下载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学参考资料打包下载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7单元第3章第1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题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四节《输血与血型》ppt课件2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四节《输血与血型》ppt课件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ppt课件2
2013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血流的管道》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生物八下第8单元第1章第2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参考资料打包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