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我国首次完成房颤冷冻消融手术
9月12日,一种名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治疗新技术率先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得到成功应用。两名房颤患者接受了冷冻消融术,手术过程顺利。
冷冻消融是研究人员继射频消融之后发明的心律失常治疗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表示,两例房颤冷冻消融手术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房颤治疗新纪元。张澍说,国外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和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教授马坚介绍了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杜某和张某的情况。两位患者年龄分别为58岁和49岁,患有阵发性房颤数年,接受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但无效。术前CT检查标明左心房扩大。术中,患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医生采用28毫米冷冻消融球囊导管,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四根肺静脉进行1至3次长达5分钟的消融,消融最低温度在零下40℃至零下56℃之间。两例手术历时分别是120分钟和90分钟。术中未发生膈肌麻痹等并发症。
德国专家欧阳非凡教授表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已在欧美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个中心应用,积累了超过3万个患者的临床使用经验,在中国一定会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据悉,房颤是一类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我国现有600万至800万房颤患者,而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房颤手段主要是导管射频消融。
张澍指出,我国应积极探索和应用创新的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技术,让广大中国房颤患者早日受益于这一新疗法,同时也要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未来的临床研究包括长期安全性、疗效、风险效益比的评价等。
苏科版生物八下22.3《生物进化的原因》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2节《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3.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5.1《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word教案1
苏科版生物八下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下《学当小医生》word学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4.2《传染病的预防》(第2课时)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2节《昆虫》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4.1《人体的免疫防线》(第1课时)word导学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6.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6.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word教案1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4.2《传染病的预防》word教学设计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4.1《人体的免疫防线》(第2课时)word导学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3节《地面上丰富的生物资源》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下22.2《生物进化的历程》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下《传染病的预防》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4.1《人体的免疫防线》(第1课时)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5.2《关注家庭生活安全》word导学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3节《单细胞的生物体》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第22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word全章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word复习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下《人体的免疫防线》(第2课时)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下23.1《人体的免疫防线》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6.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word教案2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4.1《人体的免疫防线》(第2课时)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6.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word教案4
苏科版生物八下22.1《生命的起源》word教案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3.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word教案1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6.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word教案3
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4.2《传染病的预防》(第2课时)word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