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知识大全 >关于2014年中考生物考点知识分析
2014年中考生物考点知识分析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两类: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如:温度: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水: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形态;
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活和分布,还能影响动物的体色和生长发育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1)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如:骆驼的尿液少,海豹的皮下脂肪厚,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鱼的体型、保护色等
(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影响着环境
如: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减少,土地沙化等;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2)组成
植物: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活自身,还为动物生存提供食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而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回归土壤)
(3)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7、(1)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吃与被吃的关系即形成食物链
(注:食物链的起始生物是植物)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即形成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逐级递减,有毒物质将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包括人类。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毒素越多。
8、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植物比动物多,草食性动物比肉食性动物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如:草原牲畜太多,草原植被易破坏,而造成土地沙化草鼠蛇鹰。如果鹰大量减少,则蛇会先增多后减少。
9、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称为自然之肾)、城市生态系统等
10、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显微镜的使用: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见教材p36图)
(1)目镜: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长。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离载物台就越近;
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离载物台就越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就越少,体积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就越多,体积越小。
(2)使用步骤:①取镜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②对光:用较大光圈,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对光成功后能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先下(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后上,先粗后细观察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大光圈。
④整理清洁收镜
(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左右都要颠倒)。如:玻片中是p看到的物像是d
注: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刚好相反。如:玻片向左移,物像就向右移
即:如果要把视野边缘的物像移到中央,玻片标本就朝物像所在的方向移动。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应该薄而透明
(5)污物位置的判断:
(6)如何判断气泡还是细胞?
3、玻片标本的种类:按制作过程分切片、涂片、装片。
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①植物7字:擦滴(清水)取(撕)展盖染吸
②动物8字:擦滴(0.9%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吸
注:漱:漱口防止杂质混入玻片标本内。
涂:涂抹均匀;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盖:盖盖玻片要防止产生气泡。
染:染色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便于观察。
4、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见p45.p48图)和功能:
动物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此结构)、细胞质、细胞核(遗传信息库,内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如糖分)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1、细胞中的物质分类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
2、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3、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的,每种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相同的。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dna和基因
(3) 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
每个基因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一个dna由许多个基因组成;一条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
5、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6、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加(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人体的四种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4、系统:由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 、种子 。
2、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3、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比较(以向日葵和猫为例)
向日葵 猫
结构层次 不同点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等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够成植物体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相同点
都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由细胞构成组织,
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
四、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如衣藻、草履虫等。
2、 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⑴运动:靠纤毛摆动自由运动。
⑵呼吸:靠表膜完成。
⑶消化:靠 食物泡消化。
⑷排泄:靠收集管、伸缩泡和胞肛完成。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病毒的分类:按寄主的类型,可以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2、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参与植物体的代谢活动
2、植物靠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增加了表面积)
3、根吸水失水的原理:水往高(浓度)处流
当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则根毛吸水
当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则根毛失水
4、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
(1)树皮:内有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筛管由上向下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供各器官利用并贮存起来。
(2)形成层: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和向
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木本植物茎内有形成层,所以能长得很粗。草本植
物茎内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长得很粗。
(3)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由下向上运输水、无机盐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5、水分的运输途径:
水分进入根的内部茎内木质部中的导管叶脉中的导管植物体的各处
6、叶片的结构:由表皮(上、下表皮)、叶肉、叶脉(内有导管、筛管)组成。
(1)表皮细胞间还有一种成对存在的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它们之间的孔隙叫气孔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窗口
一般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当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失水时,气孔闭合。
(2)叶肉:接近上表皮的细胞内含叶绿体较多,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内含叶绿体较少,
所以叶片正面的绿色要比背面深。
7、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1)主要器官:叶片
(2)原理:通过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控制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3)意义: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99%都用于蒸腾作用,但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
促进了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提供动力)
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降低植物体温度,避免被灼伤
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使生物圈中的水能在陆地、海洋、大气中循环。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8、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环境温度、大气湿度、空气流动、叶片的表面积等
9、移栽植物时应注意:根部保留土坨(保护根毛);剪去一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中考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类群”知识点
高二生物下册腐乳的制作知识点
高二生物下册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知识点
最新高二生物下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考点聚焦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单元重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重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知识重点: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重难点:通过激素的调节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免疫调节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三单元必背知识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三单元重点解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单元重难点:种群的特征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二章《第三节 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 》word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三节 生殖健康》word素材4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一章《第四节 绿色食品的生产》word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二章《第三节 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 》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二节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一章《第四节 绿色食品的生产》word学案2
浙科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word学案
浙科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植物激素》word教案三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三节 生殖健康》word素材2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word教案
浙科版生物选修3第二节《植物的克隆》word学案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三节 生殖健康》word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二章《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word教案
2013浙科版必修三1.1《植物激素》word教案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word素材1
浙科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植物激素》word教案一
浙科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word教案
浙科版生物选修3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word学案
浙科版生物选修3第二节《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影响》word教案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二节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二章《第二节 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word素材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1
浙科版生物选修1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教案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二章《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word学案
浙科版生物选修3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word学案
浙科版生物选修3第三节《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学问题》word学案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一章《第四节 绿色食品的生产》word素材5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三节 生殖健康》word学案2
浙科版生物选修3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word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