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设计 >初一生物走进生物实验室
【摘要】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提供的初一生物走进生物实验室,希望对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帮助。
教材分析
生物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本节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次走进实验室,因此在本书以至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都占有重要位置。认真组织并上好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常用实验器具的名称和作用,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将逐步接触到,本节课做一般了解即可。显微镜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生物实验中最常用到的观察仪器,所以关于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主要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分析
初一新生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对于实验室常有一种神秘感,他们没有受过在实验室内学习的规范教育,进入实验室后,很有可能不知道遵守实验室规则,不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和思考,因此需要教师认真准备,组织好教学。
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走进实验室,熟悉实验室的环境,认识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器具,亲身感受科学实验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遵守实验室规则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技能性目标 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性目标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常用器具(每实验台一套)、显微镜(包括示范镜)、培养几名参观实验室的引导员。
学生:搜集有关显微镜发展史、显微镜用途以及电子显微镜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组织教学
一、引言
在小学自然课上,同学们就非常喜欢学习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升入中学后我们就要在生物实验室中学习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兴奋,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发表见解
⑴能做实验
⑵能观察生物
等等 本节课在实验室上
二、讲授新课
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探索生命活动规律。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会很多科学实验的方法。 向往实验,渴望在实验室学习。
1.组织参观实验室 在引导员的带领下分成四个小组:
⑴参观实验室的布局、设施;
⑵参观实验室内橱窗、模型、标本;
⑶参观教师制作的动、植物标本;
⑷参观学生制作的动、植物标本。
坐回实验台。 分成小组避免拥挤,节约时间。
激发他们热爱实验室,尊敬老师的情感及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规则
引导学生讨论:
⑴为什么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⑵怎样遵守实验室规则? 看课本第3页上图示资料。
分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各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策略,而且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参与,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适当补充一些在实验中经常碰到的、应让学生知道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了解实验室常常用到的一些实验器具
引导学生按照书上彩图,认识常用实验器具。
鼓励学生说出各器具的主要功能并给与补充。这些实验器具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会逐步接触、了解它们,指出显微镜是我们生物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仪器。 边看书边认识实验台上的实验器具。
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已有知识说出各器具的功能,互相补充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3.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要求学生按照书上彩图,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并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小组学习。 在此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欣赏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对照显微镜说出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其他小组认真聆听并作为评委,主要指出:
⑴做得好的地方
⑵不足之处。 活动后要给与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
肯定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把主要部分如镜头、反光镜、准焦螺旋的作用再加以强调。
指出物镜、目镜镜头上标有的数字为放大倍数。 为后面介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作准备。
4.用显微镜观察毛发
课前已调好的两台示范镜放在讲桌上。 按小组有秩序地到前边观察毛发(其他同学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结构)。 教师要提示学生观察不清楚时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在学生观察时,可尽快在学生实验台上再多调几台显微镜,并指导观察。 兴趣浓厚,观察认真。 学生没使用过显微镜,教师要帮助学生调好焦距。
提出问题:显微镜下观察的毛发与肉眼观察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踊跃回答。
如粗了,放大了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时指出: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一般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0150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认同显微镜的作用。
请一名同学到示范镜前计算毛发被放大的倍数。 告诉其他同学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并计算出毛发被放大的倍数。
5.显微镜的用途、发展史
创设情境:半个多世纪前,许多地方瘟疫肆虐,使人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不明,从第一台显微镜发明后,人们认识到病原体的存在,为战胜疾病创造了条件。
显微镜为人类开启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
在实验室中显微镜为常用的实验仪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知道哪些地方还用到显微镜吗?
你知道显微镜的发展史吗? 为人类的聪明才智而感到自豪。
发散思维,举手发言,互相交流。
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
给予肯定性、鼓励性评价。
通过收集资料和资料分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展示图片或通过投影等了解显微镜发展史中几台典型的显微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播放录像。 认真观看图片、投影或录像。 感受显微镜制作技术的发展。
三、小结
用启发、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本节进行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学生总结,并互相补充。 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总结、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使之结构化、条理化。
四、讨论题
生物存在于我们周围,生物学问题也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探究生物学问题,除在实验室进行外,还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行呢?请同学们思考,举例说明。 学生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的发展,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五、结束语
鼓励同学们掌握好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初一初一生物教案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第八章《身边的溶液》ppt复习课件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8.2《形形色色的溶液》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1.3《听觉》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4《保护水资源》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4《保护水资源》ppt课件3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7.1《空气的组成》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5.1《能与能的形式》ppt课件2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1.2《视觉》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8.1《溶液的形成》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9.2《家庭用电》ppt课件2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9.3《磁铁及电流的磁效应》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0.3《平衡与健康》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9.2《家庭用电》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7.2《氧气与燃烧》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3《水的循环》ppt课件3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8.1《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3《水的循环》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4《保护水资源》ppt课件5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7.2《氧气与燃烧》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4《保护水资源》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2《水的净化》ppt课件3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6.3《水的循环》ppt课件2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0.3《平衡与健康》ppt课件2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1.5《脑与感觉》ppt课件2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1.1《生物的感觉》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7.1《空气的组成》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1.4《嗅觉、味觉和触觉》ppt课件3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8.1《溶液的形成》ppt课件3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1.5《脑与感觉》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9.2《家庭用电》ppt课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