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生物识别:技术与产业链仍须“破题”
在智能化时代,生物识别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所谓生物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或许,在过去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尚不明显时,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尚未成气候。但在人类社会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的当下,在云计算、大数据成为潮流的当下,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苹果手机的指纹识别技术备受消费者的追捧,就是一例。
但在专家们看来,出于种种技术障碍、产业链尚不成熟等问题,生物识别要想完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尚需时日。
倍受追捧的技术
根据国际生物识别小组(IBG)的统计结果,目前,市场已有多种针对不同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应用。其中,占有率最高的是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在手机上应用得比较普遍。继Iphone5s率先推出指纹解锁技术以来,华为mate7、魅族mx4pro都相继采用了指纹解锁技术。
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脸、虹膜、掌纹、声纹识别技术都倍受重视。以人脸识别为例,除了可应用于常规的安防、监控、支付等诸多领域以外,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应用。比如,在一些话剧、歌舞剧的剧场,管理者可以通过特定的人脸识别程序计算出发笑的观众人数的多少,好制定下一场演出的票价。
“指纹、人脸、虹膜…这些都为智能设备、智能网络、智能服务、智能安防等提供自动精准的身份标识。”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生物识别产业创新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谭铁牛这样表示。
“生物识别的春天已经来了,我们现在就站在风口上,正在准备腾飞。”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宇笑言。根据Frost&Sullivan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智能手机生物识别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3年的5260万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3.96亿美元。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力向记者介绍,目前,生物识别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指纹识别,再到人脸识别,目前还产生了很多新的生物识别技术,“比如血管识别,人们可以通过对血管进行分析,通过转动瞳孔来观察眼球眼仁的血管,来判断身体状况”。
智能化时代的挑战
生物识别经过多年发展,在用户配合、场景简单、环境可控的条件下可以取得良好的识别效果。
但谭铁牛认为,现有的生物识别技术发展水平和智能化时代身份认证的现实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智能化时代以人为中心,崇尚‘便捷、高效、安全、私密’,这对生物识别提出重大挑战”。
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周曦介绍,相同场景的人脸识别比较简单,但跨场景的人脸确认就比较困难,技术上的问题仍须攻克。此外,有些企业认为把摄像头放置到大街小巷,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可产业化的数据。但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很多采集到的数据是不能用于科研的。
“此外,如何便捷获取移动终端和远距离人群的生物特征数据?如何保障网络环境下生物识别系统的安全性?这些都是新的挑战。”谭铁牛说。
产业链问题须解决
在众多专家来看,生物识别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除了要攻克技术的难题,产业链的完善更为重要。
“如果没有创新,生物识别产业看似春天,实际就是冬天。”邵宇认为,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指纹生物识别是目前发展最好的,尽管有很多弊端,但它在未来3到5年仍然是一个主流。
但即便在指纹识别这个产业,国内的产业力量也还不完善,还需要在与国外企业的较量中提高竞争力。“比如苹果公司现在的生物识别做得非常多、非常好。相较而言,国内相关芯片的研发走到了技术的前端,但在产品终端上不如国外。”因此,生物识别必须形成从技术到产品终端的全产业链,“否则这个春天很快就会结束了”。这是邵宇的看法。
马力对邵宇的观点也表示认同,他指出,未来生物识别肯定是很有前景的一个技术,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还有产业链的问题、成本的问题,这些急需形成社会合力”。
周曦则强调了各行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生物识别不是一家公司、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单做就行的,“一定要和别的行业合作起来,可以用提供硬件或软件的模式,大家一起推进这个产业,这样有利于保持和扩大优势”。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植株的生长》ppt课件之二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ppt课件之一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pt课件2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ppt课件之三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ppt课件1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ppt课件2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ppt课件之二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ppt课件1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ppt课件5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ppt课件2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ppt课件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ppt课件3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t课件之二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ppt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ppt课件之四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pt课件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四节《单细胞生物》ppt课件1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ppt课件之一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一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ppt课件之一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之二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ppt课件之一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ppt课件之二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ppt课件6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pt课件1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ppt课件之四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之一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ppt课件3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ppt课件之二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ppt课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