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跟踪练习题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跟踪练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单选题
1.某一自然湖泊中,经生物资源调查发现,湖水中生活着鱼类、虾类、蟹类和各种水生植物及藻类,其中武昌鱼生活得特别良好,请问:其中称为种群的是a. 鱼类 b. 武昌鱼 c. 虾类 d.水生植物 2.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l平方公里内人口的数量 b.1立方公里的水域内鱼的数量 c.1公顷森林中生物的数量 d.1平方千米草地中各种害虫的数量
3.无花果的隐头花序内壁着生有雄花、雌花和一种专供榕小蜂繁殖的中性花,榕小蜂必须在这种中性花上产卵繁殖后代,无花果依靠榕树小蜂的活动为其传粉.无花果和榕小蜂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4.在江苏盐城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对麋鹿种群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其 a. 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5. 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
这种关系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
6.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大多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7.在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呈
a.j型曲线增长 b.s型曲线增长 c.j型或s型曲线增长 d.无规律增长
8.某地3年前新办了一个养兔场,由原来不到50只的长毛兔繁殖到现在的上万只。从种群的年龄组成分析,该种群属于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新生型
9.森林群落中有植物垂直分层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哪一因素有关 a.温度 b.湿度 c.阳光的光照强度 d.阳光的光照长短 10. 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性别比例适当 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11.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被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12.下面是对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挖出所有个体a. ①②③④ b.①⑤②③④ c.②⑤③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情形中,两个不同群体间的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a.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大得多 b.两个群体亲缘关系密切 c.两个群体的生态位相似,彼此重叠 d.两个群体的生殖方式相同 14.下列实例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某些水体中的鲈鱼成体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 b.大猫熊主要以箭竹的嫩枝和嫩叶为食 c.动物饮水
d.水蛭用口器刺破河蚌体表吸食血液
1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同种全部个体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种内斗争不利于种群的发展 16.一块棉田中棉蚜虫种群是指该田中的全部 a.幼蚜虫 b.有翅成熟蚜虫
c.无翅成熟蚜虫 d.幼蚜虫和有翅,无翅成熟蚜虫
17.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种间竞争 d.互利共生 18.在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
a.地衣 b.苔藓 c.土壤微生物 d.草木植物 19.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 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20.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萝卜、大葱、蘑菇,活的鸡、猪,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等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a.b.c.都不是 二、简答题
21下图为一种生物的3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⑴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a.和种群b.未来个体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a ,。
⑵如果有一种外来生物入侵,并以种群c.的幼体为食,这将使种群c.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请在右面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这种变化。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鸟屿。在1937年到 1942年间,这个岛上环颈雉的实际增长情况如图l所示。 材料2 有一位生态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
(1)材料1中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大致符合型曲线,其原因是 (2)材料2中的大草履虫在这个实验环境条件下的k值是大致符合 型曲线.请在图中画出种群增长曲线。 23.专家对两个经营多年的养猪场进行检查,其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 曲线显示,经营最好的是理由是它维持较高的 个体,而 个体数少,说明产销两旺,兴旺发达。
(2)从图中信息看,经营最差的是 (3)经营较差的是养猪场,理由是由于 (4)图中信息显示,成功的养猪场应该使猪群常处于发展时期的增长型,
在经营上
处理猪群的原则是:留 ,卖掉 ,使种群的 保持恒定,让猪群的类型处于 .
24.下表表示在烧杯中加入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d)
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这3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增减情况综合为下表。
试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绘制a.、b.、c.数量增减曲线图,并据图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 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了 关系。 (2)a有时下降的原因是
(3)b下降的原因是。
25.美洲某草原为保护鹿群,自1907年开始人工捕猎美洲狮和狼等捕食者,结果若干年后,鹿群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1905年以前,鹿群能保持在4000头左右的原因主要是 (2)该曲线中显示鹿群增长极限(k)为10万头,由图分析,如欲保持该草原鹿的最 大可持续产量,应控制鹿群数在 头以内。
(3)由此变化可见,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跟踪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文字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6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1
浙科版生物选修3第二节《植物的克隆》word教案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6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教案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5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5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文字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素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