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科技动态 >亚洲大黄蜂腰缠太阳能电池 从阳光得到能量(图)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阳光得到能量,首先将它转换成电能,继而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现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动物王国的成员亚洲大黄蜂,也有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成电能的能力;而长在它腰间的褐色和黄色的环就是它的太阳能“电池板”。
昆虫学家先前就注意到,亚洲大黄蜂与蜜蜂和其他黄蜂品种习性有所不同,它们的活跃期不在早晨太阳升起时,而是在午后;而且越是阳光特别强烈的时段,大黄蜂越显得异常活跃。它们的活动数据送到实验室,特拉维夫大学团队研究了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太阳射线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大黄蜂的行为。结果发现只有紫外线辐射与大黄蜂活动的变化有密切的关联。
进一步研究揭示,大黄蜂腹部褐色和黄色的环状外骨骼有光伏发电的作用,能吸收太阳光发出电来,这在动物界是十分罕见的。
科学家们确定,大黄蜂腹部外骨骼的褐色斑纹上有凹痕,引导光线进入,并将其散射成分立的细小光束,只有1%的光线能反射出去。而外骨骼的黄色斑纹是缀有微孔的凹槽,它包含一种叫做黄蝶呤的色素。凹痕、微孔凹槽和黄蝶呤共同作用,将光转换成电能。
研究团队成员、物理和天文学院的戴维·伯格曼教授指出,“活的生物能够完成这样一件事,实在很有趣。大黄蜂的本领可能是我们尚不知晓的事物。”
他们还发现了亚洲大黄蜂一些独特的能源处理方式。它的身体中有一个发育良好、类似空调和电冰箱里的热邦浦系统,使大黄蜂即使在阳光直晒下,也能保持体温比外界温度略低。另外,亚洲大黄蜂还掌握着精心操练的声音信号,使蜂群在其巢穴内——这里是完全黑暗的——也能维持特别精准的秩序。伯格曼教授解释,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在和该学院萨克勒医学院的雅格布·艾沙伊教授合作下,伯格曼和他的博士生普罗特金有一个真正跨学科的研究计划,来解释大黄蜂腹部“太阳能电池”的生物学过程。团队曾尝试仿效大黄蜂的身体结构,复制亚洲大黄蜂收集太阳能的方法,但远远达不到同样的能源收集效率。未来的计划是优化模型,看这个“生物模仿”能否提供线索,导致新奇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他们的研究最近发表在德国《自然科学》杂志中。
2012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十一周周练生物试卷(潜能班、特长班)
山东省高密市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2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十一周周练生物试卷(奥赛班、实验班)
2012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012年陕西省延长县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012年河南省安阳县二中高一下学期月考(四)生物试题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