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中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再引伦理争议
中国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编辑的研究再次在国际上引发关注。整整一年前,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的类似研究在国际上掀起巨大波澜。
这一次,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是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使用CRISPR技术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组进行了修改,目的是使其能够抵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4月6日,该团队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辅助生殖与遗传学》期刊上。
在研究中,该团队试图对人类基因胚胎的CCR5基因进行编辑,这种基因与一种细胞受体有关,HIV病毒可以通过它进入T细胞。研究人员使用的是有缺陷的人类胚胎,并在实验结束3天后销毁了胚胎。
《科学》期刊4月8日在其官网发布新闻称,“第二篇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相关论文发表,引发了关于CRISPR技术的伦理争议”。2015年9月英国科学家向相关部门申请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编辑,并于今年年初获得通过。《科学》期刊官网在报道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时引用专家观点称,基因编辑工具允许科学家从新的角度对控制早期人类胚胎细胞分配的基因机制进行了解。
去年12月,全球基因编辑领域科学家专门就基因编辑技术召开国际会议,会议认为,经过基因编辑的人类胚胎不应被植入女性体内以实现生育目的,但是这一领域的基础研究不应停止。
“类似研究所引起的争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国家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王皓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同时,它与国际话语权也有一定关系。”
实际上,在人类胚胎研究方面,中国有严格的相关规定,尤其是针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而且规定非常清楚,比如只能使用什么样的胚胎,这些胚胎只能发育到多少天。王皓毅说:“根据这篇论文的描述,实验是按照中国相关规定进行的,符合管理规范,也符合目前国际学界对于这一类研究所划定的范围。”
同时他强调,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法律监管十分必要。“因为让经过基因编辑的人类婴儿诞生从技术上讲是可行的,必须通过法律法规来阻止一些疯狂的行为。”王皓毅补充说,在人类体细胞中应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疾病治疗,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希望国家和社会对于相关研究继续给予充分支持。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2节《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word学案一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0.2《营养与健康》ppt课件2
2015秋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上4.5《热胀冷缩》ppt课件3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1.2《测量人的体温、心率、唾液的PH值等生理数据》ppt课件1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农业生产中繁殖控制技术》word教案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1节《神经调节》ppt课件2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2节《激素调节》ppt课件2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word学案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2节《激素调节》ppt课件1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3.4《模拟伤口处理和包扎》ppt课件1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1.1《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ppt课件2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1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ppt课件3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3.2《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ppt课件1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3节《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ppt课件1
2015秋上海版生物七上10.2《营养与健康》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第七章《空气与生命》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第七章《空气与生命》ppt课件1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ppt课件1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3节《基因与人体性状》ppt课件2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word教案
2015秋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上第三章《细胞与生殖》ppt复习课件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2节《激素调节》ppt课件3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ppt课件2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3节《基因与人体性状》ppt课件3
2015秋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上第二章《生物的世界》ppt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word教案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第1节《神经调节》ppt课件1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3.2《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ppt课件3
2016秋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一册1.1《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ppt课件1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2节《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word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