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25章测试卷:第一节
查字典生物网初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八年级生物第25章测试卷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和小编一起加油努力吧。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
A.水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2.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传播媒介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病原体 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4.不要随地吐痰是为了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血液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
5.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6.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
A.发病前的潜伏期 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 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
7.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近视 B.心脏病
C.沙眼 D.龋齿
8.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特点的是:( )
A.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B.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C.由病原体引起 D.由营养不良引起
9.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积极治疗患者
10.下列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是:( )
A.沙眼 B.肺结核
C.疟疾 D.伤寒
11.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 )
A.飞沫或空气,流感患者,抵抗力弱的人
B.飞沫或空气,流感患者,所有的人
C.流感患者,飞沫或空气,抵抗力弱的人
D.流感病毒,飞沫或空气,抵抗力弱的人
1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
①传染性 ②广泛性 ③流行性 ④暴发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3.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14.某健康人感染了某种病以后,该病人可称为( )
A.传染源 B.易感人群
C.身体瘦弱,体质较差的人 D.不具免疫力的人
15.传染病患者住进医院治疗,这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上看,可以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人工免疫
16.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毛蚶所引起的,这种不洁净的毛蚶成了甲型肝炎流行的(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易感人群 D.病原微生物
17.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至少应做到( )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②③ D.以上任何一个
18.下列关于预防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B.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物
C.对居室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及时进行处理
19.下列关于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B.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抵抗能力 D.对传染病人,早诊断、早治疗
20.某地曾一度流行丙型肝炎,经查实,是由于输了不洁净的血液所致,这种不洁净的血液属于(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寄生物 D.病原体
21.经医生诊断某人患了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各属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哪一类?
(1)给病人打针吃药进行治疗( )
(2)对病人房间的用具进行消毒( )
(3)给与病人接近的人进行预防注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不是
22.下列环境中,传染病传染和流行机会多、危险性最大的是( )
A.病原体繁殖的季节里 B.昆虫滋生的场所
C.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 D.暂时缺乏药物的地区
二、理解与应用
23.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 之间或人与 之间传播的疾病。
24.传染病具有 和 等特点。
25.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 和 。
26.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 的 或 。
传播途径是指 离开 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 。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7.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 , , 等。
28. 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感冒。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是 ,传染源是 ,传播途径是 ,易感人群是 。
(2)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 能力。患者痊愈后,一般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是因为体内已存在这种病毒的 。
(3)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 。
三、分析与识图
2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什么是“非典”?
“非典”即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非典”的病原体,科学家监护它命名为“SARS病毒”。科学家们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最早来源于动物。非典型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偶有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干咳、少痰,个别病人偶有血丝痰,部分病人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多数病人症状较轻。根据卫生部门组织专家调查,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经传播。
(1)非典型性肺炎(SARS)能够在人群中流行,是因为它同时具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
(2)根据自己学过的有关传染病的知识,说说“非典”的病原体是 ,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它首先危害人体的 系统。
(3)通过阅读资料,你认为得病的动物应属于 (传播途径或传染源)。
30.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病毒性肝炎,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说明他是 。
(2)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于 ;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 ;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 。
四、试验与探究
31.阅读下列有关炭疽病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得此病,主要症状为高热、粘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不及医治而死。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健畜每年接种减毒的炭疽杆菌菌苗。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可引起人类炭疽病,以皮肤炭疽为常见。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从而使免疫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 带菌的牛羊等对健康人来说是 ,健康人可称为 ,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2) 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 (血液或体表)传染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生物第25章测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么,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教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文字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文字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素材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6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文字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5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