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科技动态 >辽西现反鸟类渤海鸟 关节方式与现生鸟类相反
渤海鸟化石全长约35.7厘米,其头吻部短,上下颌都长有多枚牙齿,前后肢接近等长。
复原后的渤海鸟。
近日,科学家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反鸟类的一个新属种——“渤海鸟”。“渤海鸟”的发现不仅进一步揭示了反鸟类的形态多样性,也澄清了许多此前对该类群形态特征的模糊认识。
近日,刚刚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JVP)发表了由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教授带领的古鸟类研究组关于“渤海鸟”的新发现。
该化石产于辽宁建昌早白垩世义县组,距今约1.25亿年,是“热河生物群”反鸟类的一个新属种,命名为“郭氏渤海鸟”。
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是鸟类起源之后第一支成功地实现全球性辐射的类群,但与恐龙一起于白垩纪末期灭绝。反鸟类由于在肩胛骨与乌喙骨的关节方式上与现生鸟类相反,由英国学者C.A.Walker于1981年建立了一个反鸟亚纲;与包括所有现生鸟类在内的今鸟亚纲一起,构成了鸟类的两大善于飞行的进步类群。
据沈阳师范大学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渤海鸟”化石保存精美,全长约35.7厘米,其头吻部短,上下颌都长有多枚牙齿,前后肢接近等长,具有长而弯曲的趾爪,这些被认为是以昆虫为食,营树栖生活鸟类的典型特征。在手部的演化上,“渤海鸟”表现为原始反鸟类和进步反鸟类中间的过渡类型。此外,“渤海鸟”也保存有多枚前肢飞羽印痕和两枚末端丢失的带状尾羽印痕。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13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十章《生物多样性》ppt课件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3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一节《遗传规律》ppt课件之五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一节《遗传规律》ppt课件之一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二节《人口与生物多样性》ppt课件之一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15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一节《生物的进化》ppt课件之一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一节《生物的进化》ppt课件之二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1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10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二节《生物进化理论》ppt课件之二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九章《生物进化》ppt课件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21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八章《遗传与变异》ppt课件之一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8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八章《遗传与变异》ppt课件之二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7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7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二节《人口与生物多样性》ppt课件之二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一节《遗传规律》ppt课件之二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9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8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ppt课件之一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16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12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ppt课件之二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四节《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ppt课件之三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2《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课件6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四节《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ppt课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