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科技动态 >新的DNA成像技术达到纳米分辨率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新的DNA成像技术,它基于单分子显微镜,可在纳米水平观察DNA链。在上周发表于《Optica》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研究小组介绍了这种新技术,并获得了数千个荧光染料分子与DNA链结合的超分辨率图像和方位测定。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成像技术能在纳米水平提供DNA本身的信息,这可能有助于监控DNA构象的改变或特定区域的损伤,这些可以通过染料分子的方位改变来呈现。他们还认为,这种技术也能用来监控DNA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这推动了许多细胞过程。
研究人员改良了单分子显微镜,增加了一个名为电光调制器(electro-opticmodulator)的光学元件,以获得单分子方位信息。电光调制器能够改变激光的偏振,让那些更靠近激光偏振的荧光分子变得更亮,而那些远离的分子变得更暗。
当连续数帧图像中的分子在亮和暗之间切换时,研究人员确定,这些分子被严格限制在特定方位,而当图像中的分子一直很亮时,则被认为是处于松散的结构。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明了大约25nm的空间分辨率,而单分子方位测定的准确性在5度。他们还测定了单分子的旋转动力学,其准确性在20度。
不过,为了真正检验这种方法在测定方位信息上的效果,研究小组要看看它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染料。首先,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种名为SYTOXOrange的嵌入染料,这种荧光染料滑入DNA碱基之间的区域。在短短13分钟内,他们获得了30万个单分子位置和3万次单分子方位测定。
研究小组的分析表明,单个染料分子垂直定位于DNA链的轴。尽管这个分子往往定位在垂直的方向,但它们确实在约束锥内移动。
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另一种不同类型的荧光染料开展类似的分析,这种染料名为SiR-Hoechst,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DNA连接,另一荧光部分则通过“软绳”连接。他们发现,增强的DNA成像技术可检测这种“柔软性”,并指出,这种方法能帮助科学家了解不同标记与DNA的连接是移动的,还是固定的。
“这项工作表明,插入染料可作为一种精密的传感器,在单分子水平研究DNA与结合蛋白的互作,”研究人员在文中指出。“例如,核小体通过将DNA包裹成环,在DNA压缩和调控基因表达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单分子方位数据,这种环的形成可轻松监控。”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ppt课件2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
冀教版生物八下6.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pt课件二
冀教版生物八下《生命的起源与进化》ppt课件2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2.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ppt课件1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2.2《食物链和食物网》ppt课件
冀教版生物八下7.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ppt 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3.1《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ppt课件
冀教版生物八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2.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ppt课件2
冀教版生物八下《生物的繁殖》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2.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ppt课件3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ppt课件3
冀教版生物八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pt课件1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2.3《生物圈》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无性生殖的方法)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花与果实)ppt课件
冀教版生物八下《现代生物技术》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2课时)ppt课件
冀教版生物八下《人类和自然界的协调与发展》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组织培养)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3.3《人类的起源》ppt课件3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无性生殖)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pt课件2
冀教版生物八下《生物的繁殖》ppt课件2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7.2.3《生物圈》ppt课件1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ppt课件4
冀教版生物八下《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1.1《被子植物的生殖》(花的结构)ppt课件
2016春冀教版生物八下6.3.2《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