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控释肥驶入国际快车道
近日,由上海化工研究院主办、金正大集团承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肥料与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34)第12次年会暨工作组会议”在山东临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30余名代表参会。
会议对一系列国际标准草案进行投票,讨论新标准提案事宜等。会后,专家组成员实地到金正大集团参观考察,中国先进的、全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车间让他们叹服。
合作与认可还要归功于今年4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了由中国专家主持起草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中国实现了从专项技术到产能的双超越,成为控释肥领域的国际领跑者。
专家表示,控释肥料标准的国际化对规范肥料市场、肥料生产、肥料贸易起到了标杆作用,对整个肥料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使我国拥有了控释肥发展的主导权,打开国际市场,成功占领制高点。
打好基础 走向国际
提高化肥利用率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控释肥正是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通过改变肥料制作技术来提高其利用率的高新技术产品。
“一个产品要做出来,特别是新技术的产品要进入市场,必须要有标准才行。”从事缓控释肥料研究已有22年,同时也曾起草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的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准是产业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的制定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应该十分重视。
当时,国外仍然停留在企业标准层面,而中国的缓控释肥料系列标准从零到有,相继问世。
最初,张民搜集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世界上有测定方法的国家的企业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做了大量的实验和测定。1999年,他主持起草制定了《自控缓释肥》企业标准(山东农业大学肥料研究所企业标准Q/ZKF001-1999)。之后,以此为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颁布了《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 3931-2007)。
“有很多企业在市场上混水摸鱼,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也标为缓控释肥料,导致市场混乱,行业标准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张民表示。
然而行业标准受到了来自企业的阻力。有一些生产缓控释肥料不达标的企业认为,做这些标准“崇洋媚外”。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意见不统一。经过多番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不能因为这部分企业就把标准降低,否则国际上不会认可中国有真正的缓控释肥料。
由于控释肥料的要求更高、缓释肥料的要求相对低一些,缓释肥料和控释肥料被分制定标准。在之前的基础上,国家标准委2009年颁布了《缓释肥料》国家标准(GB/T 23348-2009),2011年国家工信部又颁布了《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 4215-2011)。
各项标准的出台,促使我国缓释肥料和控释肥料销售量递增。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缓控释肥料产量已是世界第一。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此时,张民意识到要让国际承认、成功登上国际舞台,就应该把我们的标准变成国际标准。2012年,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议和组织领导下,张民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的专家一起起草了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稿,并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由中国专家主持起草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正式颁布,中国成了该领域的领头者。
持久论战 步步惊心
控释肥料国际标准之路,可谓是步步惊心,从始至终都在一片争论声中艰难前行。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制定的一个关键人物——ISO/TC134无机肥料工作组召集人、上海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检测中心主任刘刚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依然十分感慨。
“都不知道和国外专家吵了多少次架。”刘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述。每一次的开会,由于各国利益不同,争吵和反对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这一吵就吵了4年。
2012年,中国向ISO/TC134提出申请,希望以《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4215-2011)为基础,制定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并于2013年2月正式立项。次年3月,ISO在巴西召开研讨会,场面十分激烈。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做控释肥料研究的美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认为应由自己来主导国际标准。
“我们的控释肥料,无论产量还是技术都已领先美国,且主要用在大田作物上。美国的控释肥虽然做得早,但应用领域主要局限于花卉和园艺作物,且价格高昂。1吨包膜肥料的价钱可以买我们3吨产品,而质量却差不多,美国不服也不行。”张民介绍。
除了美国的刁难,还有其他国家的质疑,加拿大专家就曾在会上表示他们有养分含量是20%的控释肥料产品,这与我国提出的30%的含量标准相差较远。尽管前行之路布满荆棘,但我国专家经过无数次辩论,无数次争吵,无数次努力说服,一路过关斩将。
终于,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金正大集团等单位的十余名专家的反复共同努力下,经过新工作项目计划(NWIP)、工作组草案(WD)、委员会草案(CD)、草案国际标准化(DIS)、最终草案国际标准(FDIS)五个阶段的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最终达成共识,全票通过了最终草案国际标准(FDIS)投票。
刘刚表示,国际标准制定权多掌控在西方国家手中,在控释肥料领域,由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尚属首次,打破了一直以来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肥料行业国际标准制定的局面。因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作了突出贡献,刘刚荣获ISO杰出成就奖,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该奖项。
现在,我国的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可以畅通无阻,这对整个控释肥料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越做越好,比如金正大集团总资产110亿元,包膜控释肥年生产能力已达170万吨,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控释肥生产基地。
拓宽品类 再接再厉
和国际接轨,就面临着各个国家不同的情况和要求,比如指标、标识等。控释肥料是在土壤里进行释放,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有些区域比较寒冷,有些区域却十分炎热。
“我们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来做验证。比如在我国冬天寒冷的情况下做了许多低温模拟和田间验证,把快速测定方法和低温条件下田间测定融合起来,把国际上不同区域、不同特点结合起来,技术指标和参数要求都结合了不同的土壤、区域、国家和作物,这就是我们的创新。”张民介绍,这种标准适合范围更宽、适用性更广,各种指标和参数上都更全面、更准确。
从最开始引进控释肥技术,到现在把技术输出国门,这个过程不到20年。尽管最终我们赢得了国际标准制定的关键战场,但专家也表示,标准的版本是一个促进,将来要做的工作会更多。
“我们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把功能性的物质加入到控释肥料里,接下来还要把控释肥料与农药相结合,这样更省工,效果也更好。”张民表示。
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对产业化迅速扩大规模是利好的。刘刚希望将来的产品能够进一步多样化,很多包膜材料利用的是塑料溶解、树脂、植物油,而发展一些新材料、新产品可以让控释肥料更加环保有效。
“未来包膜会越来越薄,控释作用却越来越强,我们下一步打算让控释肥释放养分的速度曲线和作物需要养分的曲线基本吻合。”刘刚说。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四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word教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四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word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四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word教案4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素材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四部分《实验十一 植物的组织培养》word学案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四部分《实验十一 植物的组织培养》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四部分《实验十二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一章《第三节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6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四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word教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一章《第三节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四部分《实验十一 植物的组织培养》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2第一章《第三节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word文字素材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教案
2013浙科版选修1第四部分《实验十二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word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