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 - 查字典生物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

查字典生物网 2017-01-20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 

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

2.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二. 重点、难点:

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

三. 教学过程:

(一)生物种群

物种(species):一群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

种群(population):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强调:种群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且也有三个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

①一定空间和时间内(一个区域);

②同种生物(一个物种);

③个体的总和(一群个体)。

1. 一个池塘中有鲢鱼、鲤鱼等鱼群。则这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否一个种群?

2. 判断下列属于种群的是哪一项( )

A. 一片森林里全部的蛇B. 一座山上所有的树

C. 一片农田中所有的虫D. 一块稻田中所有的水稻

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越来越多;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人们总想使它们越来越少。由此可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要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种群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种群知识介绍

1. 种群密度――指一定范围(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①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以新疆北塔山荒漠草原地带的黑驴和灰仓鼠为例)。

②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以不同季节的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为例)。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种群密度随环境条件和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2. 性别比例――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雌雄相当型: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雌少雄多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

强调: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为了有利于人类生活,有时候会人为地控制生物的性别比例。

注意:①为什么人工控制的种群一般雌性多于雄性?(是因为人们为了获得蛋、奶等禽畜副产品而选择控制的效果)。

②为什么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试举一个既不造成环境污染,又能防治农业虫害的方法。(使害虫不能完成正常交配,所以,可以通过破坏农作物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3. 出生率――一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新生产的个体数。

死亡率――一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死亡的个体数。

强调: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

死亡率>出生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减少

(二)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生物群落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①一定的自然区域内(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围内)。

②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与种群的区别与联系:

①与种群的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各种生物的总和。

②与种群的联系: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它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种群的集合体。

1. 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

A. 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 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

2.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B.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D. 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

植被: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被。

把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生物群落的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 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森林群落:

☆乔木层:一般指5米以上的乔木区,这一层动物种类丰富,有各种昆虫、鸟类。

☆灌木层:一般指1~5米高的灌木丛区,动物有树栖兽类以及各种鸟类。

☆草本层:指地面上1米以下的草本植物区,在这一层中,昆虫、蜘蛛、蛇及各种小型鸟和兽类较多。

☆苔藓地衣层:贴着地面生长的苔藓、地衣和真菌等。

☆生活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也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出现分层分布的现象。

池塘群落:

动物在群落中也存在类似的分层现象,淡水养鱼中四大家鱼的混合饲养,就是根据群落垂直结构的关系,充分利用不同水层的空间和条件来获得高产的。

2. 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不同的现象。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树冠的疏密度,光照的明暗、土壤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于是群落就由各种不同的“小群落”镶嵌分布在地面上,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这种现象主要是由群落内环境因素的差异造成的。

观察:在学校附近找一片小树林,辨认乔木层、灌木层、草木植物层主要有哪些植物种类,在各层植物中有哪些动物分布?

(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 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自然界中植物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受了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会受到温度、阳光、水分、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影响环境。

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同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保护色

*拟态

*此外,如仙人掌能耐受长期的干旱,适于沙漠环境;哺乳动物发达的四肢,适于在陆上行走或奔跑……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助(蚂蚁、蜜蜂)的现象,也存在着斗争(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的现象。――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2)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互惠:彼此有利,分开后能独立生活,也叫种间协作

如:花与蝴蝶

共生: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独立生活

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

竞争:彼此互相抑制,也叫种间竞争

如:水稻与杂草

捕食:一方杀死或吃掉另一方

如:鸟吃虫

寄生:一方有利,另一方有害

如:蛔虫寄生于人体内、屈丝子、细菌等

偏利、偏害:对一方有利或有害,另一方则没有影响态系统

(四)生态系统

1. 概念:在一定地区域内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2. 理解:①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

②非生物因素是指生物存在的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群落是有地域性的,群落的划分是人们根据地域的实际情况以及观察和研究的需要来确定的,生态系统也按照这两个原则划分。

④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湖泊、一条河流、甚至一个村庄或城镇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小的生态系统也可以联合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可以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①森林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有高大的乔木、许多灌木和苔藓等,还有各种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许多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还有各种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土壤及气候因素等。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你能说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吗?

②草原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以草本植物为主,有少量的灌木和罕见的乔木,羚羊、跳鼠、狐等善于奔跑的动物,水生动物和两栖动物很少。

作用:畜牧业基地,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作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刘杨

《生物的分类》初中科学优质课教学视频-宁波三江名师-顾凌云老师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2《消化和吸收》教学视频实录-刘淑梅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徐欢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高仙荣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安卓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2《消化和吸收》教学视频实录-张华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2《消化和吸收》教学视频实录-杨宇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1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2《消化和吸收》教学视频实录-李盼盼

与“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相关文章

热门生物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