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试题 >高一生物下册期末测试题模拟练习
【摘要】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一生物下册期末测试题模拟练习,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一、非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中只能提取0.5μg,所以价格昂贵。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某生物制品公司用如下方法生产干扰素。如图所示:
从上述方式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生产干扰素运用的方法是
A.个体间的杂交 B.基因工程 C.细胞融合 D.器官移植
2.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3.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在受体细胞存活的机会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4.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
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是指
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 B.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的融合
C.完整的两个植物体细胞的融合 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
6.阻止病人的致病基因传给子代的方法通常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
A.体细胞的细胞质 B.生殖细胞的细胞质
C.体细胞的细胞核 D.生殖细胞的细胞核
7.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因为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8.为了使用于培养的动物组织细胞分散开来以配制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选取动物组织后应选用哪种物质处理
A.胃蛋白酶 B.胰蛋白酶 C.果胶酶 D.胰脂肪酶
9.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10.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离体动物体细胞却没有发育成动物的成熟个体,原因是
A.动物细胞内没有成套的遗传物质
B.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提高而受到限制,分化潜能变弱
C.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太小
D.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低于植物细胞
1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浆细胞产生抗体
12. 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 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13.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孕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 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
C.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D.试管婴儿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在试管内完成
14.精子变形时,线粒体集中在尾基部的原因解释是
A.释放某些酶有利于完成受精 B.产生能量促进精子运动
C.有利于质基因进入受精卵 D.受细胞核的挤压形成
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16.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17.下列育种不需要使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是
A.高产青霉素菌株 B.能分泌含抗体的乳汁的母牛
C.生长较快的鲤鲫鱼 D.利于贮藏的白菜—甘蓝
18.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不包括
A.改善了土壤结构 B.培 育了土壤微生物
C.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D.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19.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20.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哪项不合乎道德规范
A.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
B.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展览
C.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
D.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非考虑他的性别
21.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牛,产生这一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试管动物培养 B.胚胎移植
C.胚胎分割移植 D.受精卵分割移植
22.通过特定方法,利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23. 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两者都可以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生产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D.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24.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25.科学家将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不涉及
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C.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D.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26.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的差异引起的。
27.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28.下图中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字母X最可能代表
A.不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 B.能合成抗体的细菌细胞
C.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 D.不能合成抗生素的细菌细胞
29.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A.城市规 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30.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 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0分)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脱分化 再分化
①——→②——→③——→④
(1)①表示 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
(2)②表示 ,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 。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填编号) ,人工种子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4)若①是花药,为获得正常植株需要对④使用 处理,其作用原理是
(5)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填编号) 。
32.(10分)干扰素是能够抑制多种病毒复制的抗病毒物质。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人 的T淋巴细胞中提取干扰素基因转入羊的DNA中,培育出羊乳腺生物发生器,使羊乳汁中含有人体干扰素。请回答:
(1)科学家将人的干扰素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 ,通过 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细胞中,然后,将该细胞送入母体内,使其生长发育成为转基因(或成熟)动物。
(2)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限制酶, 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
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 。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
(3)如何检测和鉴定人的干扰素因素已被成功导入羊体内?请写出一种方法:
。
(4)科学家陈炬在干扰素生产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成功地把人的干扰素基因嫁接到了烟草的DNA分子上,其物质基础是 ,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烟草具有了抗病毒能力,可以说明烟草和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都是
( 5)为了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产生大量的干扰素,有人进行了实验,可是当将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了几代后,细胞分裂就停止了。请你用细胞工程的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提出一个既能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又能获得大量小鼠干扰素的实验设计简单思路:(2分) ____ ___
33.(11分)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是回答:
(1)高等动物 的克隆方法一般是:供体(被克隆个体)的体细胞+去核卵细胞→(a)重组细胞→(b)早期胚胎→(c)个体
①“多莉”采用了上述技术路线,一般认为这种方式是 生殖;“多莉”是百分之百的复制品吗? 为什么?
②c过程应用了 技术。
A.细胞融合 B.核移植 C.体外受精 D.胚胎移植
③克隆技术的突破说明 。采用卵细胞作为细胞核受体主要是因为
④“胚胎干细胞”是胚胎发育初期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全能分化能力的细胞。中国科学家利用牛胚胎干细胞改进了克隆技术,培育出多头克隆牛,使得工厂化生产克隆动物成为可能,其方法可能是:供体牛的细胞核+去核卵细胞→重组细胞→ → →许多克隆牛。
(2)为什么有人反对胚胎干细胞研究
A.克隆立法相对滞后
B.如果克隆人早期胚胎的实验不加控制地进行下去,克隆人将诞生
C.克隆人一旦出生,会带来人种优化、宗教混乱等社会政治问题
D.克隆技术并不绝对成熟,不能保证克隆出无缺陷的人
E.大力推广克隆技术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卫生部明确表示:中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赞成以治疗和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治疗性克隆),但研究必须是有序的,并要在有效监控条件下进行。试分析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区别及其潜在意义有哪些?
34.(9分)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图解。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该村建造此生态系统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
(2)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废物资源化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
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人占主导地位,是其它生物生存的基础
(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农业上使用化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持续大量使用化肥存在许多负面影响。“生物固氮”已称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性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不易流失,对植物生长有利
B.与人工合成NH3所需的高温、高压相比,生物固氮的顺利进行是因为这些生物体内含有特定的固氮酶
C.中耕松土可促进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松软土壤也有利于根瘤菌、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
(4)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_,各种生物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5)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沼气池添加的产气原料后要接种产甲烷杆菌,接种后要产出沼气,必须采取的措施是隔绝空气,为什么? 。
(7)该系统设计是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 。
34.(1)能量流动;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2)ABC (3)CD (4)农作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5)分解者(6)产甲烷杆菌为严格厌氧型生物,有氧存在对其有害。(7)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复习课件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ppt课件3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word教案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五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word教案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ppt课件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word学案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一节《生物的分类方法》word教案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二节《生物的分类单位》word教案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word教案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七节《植物的营养生殖》ppt课件3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走向成熟》ppt课件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word学案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二节《细菌》word学案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七节《植物的营养生殖》ppt课件4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4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4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5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3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2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2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一节《婴儿的诞生》ppt课件3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1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word学案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word教案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ppt课件2
2012秋济南版七上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word学案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ppt课件1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节《传粉与受精》ppt课件2
2013秋济南版八上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