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实验常识 >生物实验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 染成红色
三、实验过程(见书P18)
四、实验用品(见书P18)
五、注意
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六、讨论
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据是什么?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五章《动物的行为与生产管理》word教案三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一章《种子的萌发与播种育苗》word教案二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六章《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word教案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一章《种子的萌发与播种育苗》word教案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四章《动物的体温与饲舍温度》word教案一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二章《吸收作用与水肥管理 》word教案二
2012秋冀教版七上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ppt课件3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word教案一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饲养场所》word教案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二章《真菌的控制与利用》word教案二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四章《动物的体温与饲舍温度》word教案二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word教案二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饲养场所》word学案
2012秋冀教版七上第四节《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ppt课件2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word教案二
2012秋冀教版七上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ppt课件5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二章《真菌的控制与利用》word教案一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六章《建立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业》word教案二
冀教版生物八上第四章《光合作用与光能利用》word教案一
2012秋冀教版七上第四节《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