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模型须谨慎使用 - 查字典生物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博览 >小鼠模型须谨慎使用

小鼠模型须谨慎使用

查字典生物网 2015-07-17

小鼠被广泛用于模拟人类代谢、疾病和药物应答,是医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工具。然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指出,人类和小鼠的基因表达存在着惊人的差异,不论是蛋白编码基因还是非编码基因。这项研究发表在十一月十七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MichaelSnyder及其同事在15种组织中比较了人类和小鼠的基因表达情况,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等。他们发现,物种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要大于组织间的差异。举例来说,小鼠肝脏与人类肝脏基因表达的相似性,要低于小鼠肝脏与小鼠心脏的相似性。这项研究使用了ENCODE、modENCODE等资源的RNA-seq数据,覆盖的组织类型更加全面。

“我们认为人类和小鼠在遗传学上非常类似,但它们的转录组差异其实很大,”耶鲁大学的生物信息学家MarkGerstein评论道。

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比较研究,不过它们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比如有研究指出,小鼠肝脏与人类肝脏基因表达的相似性,高于小鼠肝脏与小鼠大脑的相似性。Snyder认为,这些研究中的组织承担了互不相干的特殊功能,比如肾脏、睾丸、大脑、肝脏和肌肉。特化组织之间的显著差异导致“机体内的器官相似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Snyder及其同事在人类和小鼠中鉴定了四千多个差异性表达的基因。随后,他们分析了这些差异背后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比如组蛋白修饰)。研究显示,当基因在某个物种高水平表达时,组蛋白H3K4me3和H3K27ac表现出更高的启动子活性。这说明小鼠和人类的基因表达差异是真实的生物学现象,不是实验或分析错误造成的。(延伸阅读:PNAS推翻前论:小鼠模型到底好不好用)

研究人员还对非编码RNA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转录本在组织间的多样性要大于蛋白编码基因。大多数非编码转录本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不过要确定哪些转录本在组织间特异性表达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此外这项研究还证明,人和小鼠之间的调控信息(比如转录因子结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小鼠和人类的基因基本相同,但基因的表达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Snyder说。这项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使用小鼠模型在哪些方面更有帮助,在哪些方面需要谨慎。这些数据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小鼠和人类的基本生理区别。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林慧珊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2《消化和吸收》教学视频实录-袁咏仪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虞那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蔡冰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胡兰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刘娜新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宋念念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徐欢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蓉锦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3

与“小鼠模型须谨慎使用 ”相关文章

热门生物博览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