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设计 >教案;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教案;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5-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六章  呼吸》及《第八章  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吸收”建议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别是吸收的主器官——肠;第三、不同营养成分的吸收途径。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建议让学生自己阅读后讨论得出营养物质的三个主要作用: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教学重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难点:

1、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包含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它们是进入淋巴的。

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由于学生不具备化学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建议此部分内容降低难度,只让学生大概了解其主要的用途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1 植物的生殖》重庆 邱杰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3 科学家的故事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安徽尹莉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8.1 免疫与计划免疫》天津韩卓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1 鸟的生殖和发育》陕西杨莉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广西黄冬玲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1 鸟的生殖和发育》河南刘莹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3 生物进化的历程》内蒙古董洪伶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8.2 用药与急救》北京 刘晨曦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天津李晨臣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8.3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湖北刘平

与“教案;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