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生物课改 >[朝阳]2016年中考说明 生物

[朝阳]2016年中考说明 生物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9-19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兼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内容,根据朝阳市教育局对2016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初中生物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命题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能够反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命题也应该关注本学科高中新课程实验,在体现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起到促进新课程初、高中有机衔接的教学导向作用。

2.命题应当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地发展;同时,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命题应当坚持面向全体,体现基础性,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公平,同时,考试也应当兼顾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考查,对识别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有一定区分度,使考试也具有学业水平测试的意义。

4.命题应当注重考查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实际,做到命题内容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从本地区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材料和情境,合理地设计题型,注重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对信息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注重考察分析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适量增加具有适当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发展;命题应当注重在现实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保护环境等思想观念,渗透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

5.命题应当注意命题程序、试题内容、答案与评分标准、试卷容量等方面的科学性,并没有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的错误。

6.命题的难度应当适中,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杜绝设置偏题、怪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应试心态。

7.结合2015年中考调研结果,以及2016年依然网上阅卷要求,2016考试内容和分数分配基本稳定。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生物科升学考试。

四、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生物与环境

主题概要及学习要求:

任何生活环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本主题中,学生应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3)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再结合分解者的作用,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生应该学习观察和调查的方法,通过对生态系统成分、结构、功能的学习,通过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分析,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考试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复 习 要 点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同种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助及斗争、竞争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考试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复 习 要 点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成分:(重点:分析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所属的成分及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分析和画出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分析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重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结合实例分析生态系统具有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原因;学会分析人为因素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理解人类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主题概要及学习要求:

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动物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本主题中,学生应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2)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3)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并注意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培养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1.动物的运动

考试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复 习 要 点

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以人为例说明运动的形成(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为动力,神经系统协调,相关肌肉协作完成,消耗能量主要由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提供 。

2.动物的行为

考试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复 习 要 点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及实例的分析判断 。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群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及实例的分析判断 。

(三)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主题中,学生应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2)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考试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复 习 要 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能说出化学进化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原始地球大气与现代地球大气的成分的区别及米勒的模拟实验;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列举生物进化的证据。

能说出地球上各动、植物类群出现的先后顺序;

能说出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和规律

描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用自然选择的观点解释物种的形成及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现象

(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考试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复 习 要 点

正确理解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性状表现形式;显行性状和隐性性状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重点: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存在的情况(成对);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存在的情况(含每对染色体的一方和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方);每对基因的显、隐性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明其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能用基因传递的原理、结合遗传图解解释生物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能用遗传图解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知道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原理。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可遗传及不可遗传的变异)

描述可遗传及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及区别。

基因型、表现性、环境的关系

(五)生物技术

主题概要及学习要求: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本主题中,学生应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2)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

(3)现代生物技术(克隆、转基因技术等)已被用于生产实践,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

学生应联系和结合生活实际,丰富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查阅丰富的资料信息,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同时也要分析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参与有关的社会决策打下一定的基础。

考试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复 习 要 点

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了解克隆技术;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了解转基因技术;

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关注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及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知道如何评价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五、考试形式

生物科初中升学考试试题与物理、化学综合为一套试卷,采用书面闭卷笔答的考试方式,大约用时20分钟。

六、试题难度

容易题:分值约占70%;中等难度题:分值约占20%;稍难题:分值约占10%七、试卷结构

1.题量:共10个小题

2.题型:单项选择题

3.考试内容分布及占分比例

有关考试的五个内容主题中,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两个内容主题合占60%左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物技术三个内容主题合占40%左右。

具体各主题内容在试卷中的分布及占分数大体为:

内 容

占 分

生物与环境

6分左右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分左右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2分左右

生物技术

2分左右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6分左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河南省中考实验考试生物B

《中考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微课》张惠媛

2017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试题二 用显微镜(两个物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

中考生物实验加试视频

河南省中考实验考试生物A

中考生物复习

初中三年级生物化学中考目标名校班第十三讲01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5

初中生物 生物的起源 (生物的定义)

初中生物 人体四大组织

与“[朝阳]2016年中考说明 生物”相关文章

热门生物课改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