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史话 >初二生物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初二生物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查字典生物网 2013-03-22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方式

一、运动的意义

一方面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水母的漂浮运动和倒退运动;草履虫、海龟的划水运动;蛙的游泳等。

2、动物在陆地的运动方式:主要依靠附肢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1爬行:这种运动方式是依靠肌肉的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

2行走:这种运动方式的动物四肢比较发达,可以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如猫、狗、大象、马。

3奔跑:是指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如生活在草原上的羚羊、斑马等大多数哺乳动物,还有一些鸟类如驼鸟。(区分行走和奔跑的关键在于四肢是否同时离开地面,身体腾空。)

4跳跃:这种运动方式的动物具有发达的后肢或后足,依靠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如蝗虫、青蛙、袋鼠、山雀等。袋鼠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常常以前肢举起,后肢着地,以跳代跑。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保持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

蠕动:一些无脊椎动物没有附肢靠蠕动进行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比较缓慢。如蚯蚓。

6、攀援:指生活在树林中,营树栖生活的一些哺乳动物。如猴子、猩猩等。

3、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依靠翅或翼的活动,进行滑翔和鼓翼飞行。

滑翔:一些大型鸟类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高处向前下方飘行,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的飞行方式,是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鼓翼飞行: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中学生物八上《生物的性状遗传》说课 北京宗琮(北京市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说课大赛)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初二生物-轻工学院附中:靳淑静

2017生物中考复习(八下)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8.3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天津陈寅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1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重庆唐瑶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2 人的性别遗传》黑龙江郭琳

《病毒》初二生物-登封市菜园路初级中学:高英华

《病毒》初二生物-郑州八中:冯萌萌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3 生物进化的历程》内蒙古董洪伶

《培养基接种实验操作——波波实验系列》人教版生物八年级-西安尊德中学-黎圆-陕西省首届微课大赛

与“初二生物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相关文章

热门生物史话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