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反思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课后反思
所属学科或领域:生物
适于的学段/年级:七年级
设计者:刘世雄
教学实施者:刘世雄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设计者将本课教学设计定位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一教学结构层次上。明确课题教学主题是“关注学校的绿化状况,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参与美化校园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生物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了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力求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的目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感受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课外活动,经历资料的收集、处理、利用和发布的过程,加深对环境保护意义的理解,着眼于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活动设计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之前的问题设置、任务准确、到位;评价学生活动的量规的设计科学合理,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示范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课前对学习者的分析基本准确,学生在分析“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时准确、到位;根据教师的要求积极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所收集的资料丰富且能进行形式多样的整理、发布,这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作出必要的知识、能力及情感的铺垫。但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估计不足,教学初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经过及时调整,有较大改观,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生主动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新模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评价依据的原则是:学生在课前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制作细致程度;小组合作,交流水平;上网调查结果及其方案设计水平。它是一种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这是由本课的设计原则——研究性学习所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新观念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的参与性、激励性、亲和性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规。
二、关于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
授课人在课前严格按照预定问题情景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以及准备发布材料。学生普遍能积极活动,参与面广,投入程度比较理想。这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以及认真处理及利用所制作的汇报材料可见一斑。但由于学生是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对信息化资料的处理、分析以及发布材料的制作能力参差不齐,在这方面的预期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有待于今后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由于受时间和知识面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收集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方面,种类过于单一,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注意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并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这有利于更好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整堂课充满了师生和生生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的情形。这为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前制定的各项活动目标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也反映出学生在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整理发布上还不是十分简练、明确,表达方式过于呆板,缺乏形象化设计。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坚持进行有目的地专项培养和训练。其实这本身也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及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实质上,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养成“终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良好途径。课堂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这从分组协作查阅资料和整理、汇报调查结果;课堂自由讨论、辩论等多个环节均有十分有力的体现。这也是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专项培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同学的表现依据事先制定的形成性教学评价原则对汇报的同学以及所代表的小组准备活动尽可能地作出客观性评价。这对于学生的参与性、激励性、亲和性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也为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公平评价体系。
教学活动中注意着重培养学生应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环境保护意义的理解;在活动中提高了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实现了有目的地培养和锻炼。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免疫调节》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ppt课件4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群落的演替》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1节《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ppt课件3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复习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群落的演替》ppt课件3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ppt复习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ppt课件3
2013人教版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ppt复习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ppt课件3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免疫调节》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三第4节《群落的演替》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ppt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