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中学生物的创新教育
摘要:作为中学生物教师该如何开展中学生物的的创新教育呢?本文从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个性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创新个性。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这为中学生物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枣在生物学科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冲出“应试教育”和“减负”的找到了突破口,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的弊端是:老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答案为重,效果差,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教育是改变这个弊端的最好途径。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我们该如何开展中学生物的的创新教育呢?
一.创新课堂教学。对于当代教育,教师不仅是教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创新学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的时代。要学生创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得先创新课堂教学。由于中学生物教材主要是于陈述性为主,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突出学生学。在教学上让先学后导或先练后教等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把学置于突出位置,实现教学活动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学”的转移,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如在上《环节动物门》这一课时,我们在专门设计了一节“玩蚯蚓”实验专题课,让学生先接触蚯蚓,让同学们在草坪上玩,玩了一会儿学生问题就来了。学生:“老师,哪一端是蚯蚓的头部”?(知道的同学马上告诉他,旁边的同学说不是,就两个同学争论起来了)老师:“关键的是要有说服别人的证据”。(学生马上翻开课本,找证据 )……。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已经有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每堂课都感到自己能探究出生物的奥妙来,学生才会学得有趣、有劲。
扬师生个性。在组织教学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地学和教师个性地教。有的学生善于动手实验,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分析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学习,也可以引导他们在上课时自由组合,充分利用个人的优势,达到整体的学习效果。如讲述《软体动物》时,学生到了实验室门口,看见一张座位表(我按照学生平时的个性特点来安排好),觉得奇怪?更奇怪的是座位上还有一张空白的纸?一上实验课,我就让学生根据小组实验观察的情况,提出问题并讨论,白纸用来做记录。事实上,这节课学生记录的问题多,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多。在生物学科的能力课上,我把各种学生按照他们的个性分为观察课题组、探究课题组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较聪明的学生可以在课上学习有关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甚至可以自由地在实验室进行本节内容的生物课题研究,而不必“齐步走”,将个别辅导与班级辅导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培养创新思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创新教育,在不改变教材和课时计划,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指有创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引发学生渴望创新。
1.营造气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抽象的思维活动,不能凭空产生的,须借助外因的刺激,引导产生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河蚌的解剖,我是在实验桌上摆有养河蚌的水槽,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去观察,学生有的将河蚌放在开水中,有的直接用解剖刀解剖,有的敲开,学生在的环境氛围中相互启发总结出较好的解剖方法。? 如第二生物课题组在研究昆虫的触角的作用时,我给学生推荐了西楚霸王的故事:“秦朝末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刘邦的谋士在项羽将败退的乌江畔,用蜜写下 “项羽自刎乌江”,项羽败退至此,见到的是蚂蚁组成 的这六个大字,以为天意,刎颈而死。”让学生看有关的影视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故事设计研究的方案。
2.求同求异,启动创新思维。在平时我们教学中,就注意引导学生按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逆向、迁移、发散、想象的思路去分析、说明生命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不依常规、与众不同地提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方法等,进而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讲述初一动物学时,如原生动物门,讲课时启发学生按照异中求同的思路,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出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在讲腔肠动物门时,同时给学生草履虫和水螅,让学生求异地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然后又用电脑媒体播放其它的腔肠动物,让学生求同地归纳出腔肠动物门的特征,达到教学目的。
生物学科实验多,若按照实验指导进行,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缺乏成功感的刺激。有的完全可以改成学生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因此,我上实验课,并不简单地照本宣科地让学生做,而是提出研究的目标,让学生以课题小组去设计,尽量做到与众不同,让学生从实验的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效果等角度下手,达到老师提供的目标。如蒸腾作用的实验,我就提出了蒸腾作用的产物是什么?的研究课题给课题组(相当于实验组),结果第一课题组所做的设计和课本上的不同枣在同一科植物上不同枝条上剪去叶子,绑上了一个塑料袋,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推荐,在报刊上发表。又如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学生实验时将实验装置中倒置的充满水的试管改为倒置的充满水带刻度的量筒。稍微改进一下方法,既能看到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又能测量出放氧量。学生到现在为止不但喜欢生物,还主动的去寻找自己研究的课题。
另外,在做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好。第四课题组在上课时自己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大红花、洋葱、玫瑰花、菜心叶等,发现大红花的操作和实验效果很好,花时间比较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我校的生物老师中都采用了,学生异常地高兴。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启动,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的尝试,不断地创新,创新思维何愁不强呢?
3. 迁移、发散、想象、联想,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标新立异,对不同的想法、做法、问题、思路等我们并不急于肯定和否定,而是引导学生理性地思索,大胆地去尝试,成功与失败都光荣。作为教师要起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的协调、指导、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开展迁移、发散、想象、联想,使创新思维能不断地发展。
在讲述无脊椎动物各门知识时,我们可以让从原生动物的消化迁移到腔肠动物门,也可以让学生从节肢动物的气门迁移至环节动物的体表粘膜。
在做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好。第四课题组在上课时自己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大红花、洋葱、玫瑰花、菜心叶等,发现大红花的操作和实验效果很好,花时间比较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我校的生物老师中都采用了,学生异常地高兴。
学习细胞膜的流动性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想象出令人容易理解的例子,他们把细胞膜比喻为浮萍,有的把细胞膜中的磷酸双分子比喻成一条“河”,而载体好似这条河中的一条“船”,它不断地在运载着过往的“客人”,并且特定的“船”只运载特 定的“乘客”。
引导、教会学生在学习时可进行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图文联想、因果联想、相关联想等。如我们在讲述初一(下)生物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进行前后学习的动物进行相似联想,这样我们可以逐步得出生物进化的有关规律;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和分解、蒸腾作用和细胞吸水等可引导学生反向思维;学习结构特点时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图文联想功能,让社、学生加强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生物界的现象多种多样,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
4.实践,深化创新思维。实践是学生创新思维深化的途径和时机。如我在生物学科研究类能力课上,让学生自我开展“糯米酿酒的研究”课题活动。让学生进行有益的尝试。他们设置了以下课题:
一是温度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研究,二是不同原料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研究,三是酒曲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四是酒曲的成活对糯米甜酒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解决问题,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化自己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把生物理论知识让学生去生活化,去实践,去调查、探讨,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培育创新个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不渝地培育创新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的动机内化至情感意志,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敢疑权威、勇于证实自己观点、乐于创新实践的品质。如生物进化教学时,我让学生讲述生物进化史上科学家的动人故事,让讲述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创新个性。把比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用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串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
创新个性包括创新意图、创新动机、创新欲望,是创新教育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推动力。众所周知,兴趣与创新紧密相连,生物科学的兴趣在于创新,创新过程中又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促进创新。每年我们生物学科组举办生物科技节,学生亲自设计课题实验,记录课题数据,分析课题问题,撰写课题论文;制作各种生物模型、教具等。这些作品的科技含量有的很高,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给学生在生物课题研究上有个观摩和学习的舞台,经过长期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了探索、研究、动手、思考的好习惯,并逐步内化为创新个性。
培育创新个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决非朝夕之功,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这一研究继续深化、拓展。
总之,推崇创新、善于创新,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只要经过我们的不断探索,肯定会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2013苏教版选修3第四章《生态工程》ppt复习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一1.1.1《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一《绪论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1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ppt课件之一
2013苏教版选修二1.2《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一2.2《测定发酵视频中的特定成分》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的防治》ppt课件之一
2013苏教版选修3第四章第二节《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繁殖与育种技术》ppt课件之二
2013苏教版选修一4.2《分子生物学技术》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发酵工程与食品生产》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ppt课件之二
2013苏教版选修一3.1《酶的制备和应用》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的防治》ppt课件之二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节 《合理利用生物资源》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3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1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3第二节《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3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一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节 《酶工程》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三节 《人体器管移植》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3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ppt课件1
苏教版生物选修2第三节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制药》ppt课件
2013苏教版选修1第二节《分子生物学技术》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3第一节《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ppt课件之一
苏教版生物选修3第一节 《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类型》ppt课件
苏教版生物选修3第一节《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ppt课件之二
2013苏教版选修一2.1.2《运用发酵技术制备豆腐乳和泡菜》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