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獾为何易患传染“癌” - 查字典生物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图库 >动植物图库 >袋獾为何易患传染“癌”

袋獾为何易患传染“癌”

查字典生物网 2018-04-13

癌症从一种动物转移到另一种动物十分罕见,但濒危的袋獾被传染癌症的几率却很高: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两种能影响它们的传染性癌症。4月9日发表在《癌症细胞》杂志上的对这两种癌症的比较研究表明,它们的起源很相似。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相信,袋獾可能只是更容易患上这类疾病。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这些癌症的有效药物,并有可能用于拯救袋獾免于灭绝。

目前人们已知只有八种具有自然传染性的癌症:一种发生于狗身上,两种与袋獾、五种发生与海洋双壳类动物有关。袋獾在争夺配偶和食物时,常常互相撕咬对方的面部。而这两种癌症在转移之前会引起相似的面部肿瘤,并在袋獾之间传播。

剑桥大学遗传学家Elizabeth Murchison说:当第一种传染性癌症被发现时,我们认为这种癌症非常罕见,而袋獾只是不幸患上了这种癌症。但第二种癌症的出现让我们怀疑,袋獾患上这种疾病的风险是否特别高。当然,也有可能是某种环境或人为变化影响了袋獾,使其出现这些癌症。为了评估这些假设,研究人员对这两种癌症进行了基因和功能比较。

尽管研究人员无法识别出任何病毒或外部致癌物(如紫外线)的基因标记,但他们指出,不排除可能有一些没有检测或找到的东西起作用。然而,他们发现,这两种癌症尽管起源于不同个体,但有相似的突变过程和起源组织,并对类似的药物作出反应。这表明袋獾对这种细胞的调控出现了某种问题,这可能让它们更易感染这类疾病。Murchison说。

其源头或能追溯到撕咬行为。而且,研究显示创伤修复途径可能与癌症起源有关。因此,袋獾频繁的面部损伤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疾病从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途径。

这些癌症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其在塔斯马尼亚的部分地区消灭了90%的袋獾,并威胁到该物种的生存。作为食腐动物,袋獾是岛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研究人员认为,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测试,已经确定的药物或能提供帮助 。(唐一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林青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3《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营养师》教学视频实录-包琳琦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2《消化和吸收》教学视频实录-梁建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视频实录-李老师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视频实录-王维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陈慕如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视频实录-王嫄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1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与“袋獾为何易患传染“癌””相关文章

热门动植物图库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