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
摘 要
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积极地、目的明确、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研究在课堂观察和个人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主要从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涵义;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特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方法等方面对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参与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更好的发展学生,为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帮助。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参与 方法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发展。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优化,关系到素质教育思想能否在课堂教学上真正落实到位。因而,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主体是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是平行的。教师的参与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建构、学生实际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设置、学生参与的引导、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1 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涵义
1.1有效参与是指课堂上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使思维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特定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学习效果。积极参与是有效参与的基础,思维参与是有效参与的核心。布卢姆将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态度和作用的程度等情感的前提特性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之一。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鲜明的动机,那么,任何活动都会进行得更加有效,并能取得有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都是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而建构的。所以有效参与的核心表现在思维的参与上,要有强的问题意识,提问辩论,探究创新,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与量。只要积极思维,即使安静地听讲也表示主动参与,如果不动脑筋,说得再热闹也只是形式上的参与。
1.2有效参与是教师根据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不满足于被动安排、灌输,乐于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教学)的特点。转变观念,角色转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造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环境,确保学生参与的时间与空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增大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求知欲和民主参与得到满足,实现创新思维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特征
2.1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一是主体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对获得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得到新的知识信息。学生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发展。
二是能动性:即学生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并以此制约活动的方向、进程及对结果的解释,而且表现在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他们有独到的见解,敢于冒险,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反映出强的创造性。
三是全面性,是指所有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2.2教师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一、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在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二者认知上形成共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教师也在改变着自身的思维品质,达到思维共振。学生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收获各自成功的喜悦,不断得到成长的满足。
二、主导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还是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具体设计者;是学生活动过程的引导和活动效果的监督和评价者;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剖析者,为学生的思维参与提供范例,为学生更深层次思维参与提供指导。没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就没有了方向和目标,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学。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更无从说起。
3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方法
3.1融洽师生关系,诱导参与
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主动地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重要保证。教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就会逐渐缩小,学生对教师就会自然产生亲近、感激与仰慕心理,而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亦将被诱导出来。
3.2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必备的教学情境通常指问题情境和心理情境两方面。
3.2.1所谓问题情境,一般指教师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或已具备的知识储存库中选取一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生物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⑴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或实物创设情境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生物教师要时时留神,处处留心生活。让生活成为教育的鲜活资源。如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中,教师课上出示一份市售的甜酒酿。可以先让学生来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想一想,学生提出众多问题,引起探知欲。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素材5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文字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教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5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素材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学案4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word素材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文字素材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八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6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学案6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三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word素材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九 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二部分《实验五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word学案3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2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三部分《实验十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word学案1
2013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word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