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反思 >生物《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反思
在科学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接触、获得社会公共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学生对课外的信息也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内信息与课外信息恰当的融合已实为重要。 然而在讲“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的这一节课中,学生有点似懂非懂的样子。学生的反应是乎过于平淡。可以说是比较沉闷的,这种沉闷的气氛是这样被打断的。
当中在讲到取食行为的时候,我以“屎克螂的滚屎球”为例给学生介绍了一番(蜣螂,俗名屎克郎,以牲畜粪便为食。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种臭不可闻的无用的昆虫。可是1982年,它们却远涉重洋,从中国去到了澳大利亚,并在那里安家落户,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作用。为什么澳大利亚不顾千山万水要从我国引进蜣螂呢?原来,澳大利亚这个畜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饲养着几千万头牛,这些牛每天要排出几亿吨粪便,覆盖着百万英亩草场,同时牛粪还滋生蝇蛆,很不卫生。这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问题。他们从我国引进这些屎克郎,就是让它们在那里吃牛粪。那么澳大利亚原来没有蜣螂吗?有,但他们那里的土著蜣螂不吃牛粪,而只吃袋鼠粪。澳大利亚现在引进了我国的蜣螂,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有位学生听了,还不是了解。我不是很大意,只是微微看了他一眼。
然而就有重大“问题”发现了,紧接着讲到繁殖行为的时候,说到:“繁殖行为——就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了动物的雌雄二性动物的识别……,对后代的抚育,”此时学生就问:“那屎克螂.产卵前,先把粪便堆聚起来,用前足拍打成球形.一只在前面拉,一只在后面推,使粪球滚到适当的地点;雌虫将卵产在里面,幼虫吃粪长大。这个是不是繁殖行为”当时,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喜悦。觉得应该有很多同学心里有很多例子,甚至是老师乎视的。当机,我就请了这位学生在给同学讲解这个屎克螂的例子。接下来的几个都是由学生自行介绍,再由学生自己补充,接下来的课堂的气氛都比较活跃。
对于这一节课,本人有几点看法。
1、留出空间,拓展教材
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注重留出一定的空间,拓展教材,让学生在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跟自然科学相关的优秀读物。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兴趣的有益读物。并要求学生要记录,然后在班级成果展示栏中展示。
2、巧用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内涵
重视课件设计。课件是很好地教学工具,它不仅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科学知识,也能因为精彩的画面和实际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理解知识,展示一些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参与的活动等。但如果运用不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负面影响。因此,课件的设计,我也非常重视。既要画面引人,又要能恰当地表达教学意图还要把教学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因此,我首先构思好版块,然后上网搜集资料,从众多的资料中筛选最合适的;搜寻配套视频,用数码相机拍摄编辑找不到的现成资料。就是画面的是否形象,我要动了很多脑筋、搜了很多图片,才得到这些可能既是学生喜欢的、又不引起学生太多遐想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