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学习方法 >2015年初二上册生物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人类的遗传

2015年初二上册生物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人类的遗传

查字典生物网 2015-12-10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上册生物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1.肺炎双球菌有多种株系,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可致病(有毒),因为在这些菌株的细胞外有多糖类荚膜起保护作用,不致被宿主破坏。下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请据图3-1回答:

(1)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组实验中,可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分离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老鼠体内,可致死。说明_____________。

②把S型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老鼠体内,老鼠___________。从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核酸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上述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___(31P、32P),原因是_________;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_____(32S、35S),原因是_____。此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生物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8.1 传染病及其预防》内蒙古刘姝芳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3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重庆谭艳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8.1 免疫与计划免疫》北京杨丹丹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2 人的性别遗传》湖北万菲雪

《鸟的生殖和发育》初二生物-郑州九十四中:周凤敏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1 鸟的生殖和发育》黑龙江车长俊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天津李晨臣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3 科学家的故事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安徽尹莉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7.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吉林郝丽颖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初二生物-轻工学院附中:靳淑静

与“2015年初二上册生物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人类的遗传”相关文章

热门生物学习方法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