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动物适应性进化的第二套基因组学机制_生物资讯 - 查字典生物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揭示动物适应性进化的第二套基因组学机制

揭示动物适应性进化的第二套基因组学机制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6-28

动物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耐低氧、耐高寒、耐粗饲料等复杂性状的适应性。以往针对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的研究大多数局限在动物自身遗传物质的变异,很少了解与动物宿主共进化的第二套基因组(即肠道微生物组)的重要贡献,特别是能量代谢方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施鹏领导的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方庆团队以及兰州大学教授龙瑞军团队展开合作研究,以第二套基因组为新的切入点,基于“高效的能量产生与利用(短链脂肪酸是能量主要来源)和低的能量损耗(甲烷是瘤胃发酵的副产物,是能量主要损耗)有利于哺乳动物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长期胁迫”这一假设,借助两对物种之间的全面系统的比较,来探讨同域动物适应极端环境的肠道微生物组机制。研究发现,经历长期自然选择并很好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牦牛(Yak)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显著高于黄牛,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黄牛;同样的规律在经历短期人工选择适应高原的藏绵羊(T-sheep)与低海拔的普通绵羊之间被发现。进一步通过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了牦牛和藏绵羊在短链脂肪酸合成代谢通路的基因显著富集,黄牛在甲烷形成通路富集。通过比较牦牛和黄牛瘤胃粘膜转录组发现,牦牛短链脂肪酸运输和吸收相关的基因显著上调,表明了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的协同进化,提示了高原动物自身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瘤胃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

该研究报道了一个经典案例,发现了动物适应高原极端环境过程中宿主和微生物组的协同进化,是同域哺乳动物适应进化的必然选择之一。另外,发现的低甲烷排放的高海拔哺乳动物,为进一步通过生物调控策略缓解其他动物排放甲烷引起的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昆明动物所等揭示动物适应性进化的第二套基因组学机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视频实录-鄂添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孙锦传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王贵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梅艳丽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林青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陈凯志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王爱丽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视频实录-陈玉桂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视频实录-李丹

与“揭示动物适应性进化的第二套基因组学机制”相关文章

热门生物资讯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