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生物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题训练(含答案)_生物知识大全 - 查字典生物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知识大全 >2016高考生物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6高考生物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题训练(含答案)

查字典生物网 2015-12-07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整理的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有关种群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解析: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蚜虫、跳蝻由于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而它们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种群除具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外,还具有遗传特征,即每个种群都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答案:A

2.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解析:本题通过坐标图分析,考查种群数量特征以及种间关系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由图知,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松针的长度,没改变落叶松的种类。

答案:B

3.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

答案:D

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B

5.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B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据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其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两项正确;天敌迁入后,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

答案:D

7.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解析:图1和图2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但图1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图2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图3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通过分析曲线可知,三个曲线图中的种群个体数量最终都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它们都属于S型增长,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图1中,曲线斜率最大的点(a点)增长速率最大,图3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e点)增长速率最大,这两个点对应图2中的c点;图1中的b点增长速率为0,图3中的f点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也为0,这两个点均对应图2中的d点;图1、2、3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b、d、f点。

答案:D

8.下列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振荡试管,有利于正确计数

B.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应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

D.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数

答案:B

9.假定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如图为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解析:当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所以a~c年,种群的数量应该是逐渐减少的,c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少,故C项错误。

答案:C

10.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

C.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D.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

解析:使用样方法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若在个体密集区取样则会使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高;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会使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高;因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中被调查个体相对集中,若在此处取样也会使数据偏高;在调查土壤动物种群丰富度时,不认识的物种也要统计在内,若不统计则会使数据比实际值偏小。

答案:D

11.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

C.第3阶段缓慢增长接近K值

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解析:第3阶段种群数量超过了K值,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接近K值。

答案:C

1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据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解析:标志物脱落将导致第二次捕获的鲤鱼中,标志个体比例比实际比例偏低,使实验数据比实际数据偏高;诱虫器中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土壤中小动物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导致实验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样方线上的个体,统计时应遵循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的原则,若不统计线上的个体将导致实验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没有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下层较多,此时只吸出上层培养液计数将导致实验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3.如图所示为某种群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所占的比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___型,B表示________型。

(2)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但是不能完全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种群数量不断增大)、稳定型(种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和衰退型(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年龄组成可以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

答案:(1)衰退 增长

(2)越来越小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

1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为确定放牧量,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单位:株/平方米),则该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平方米。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曲线:

①图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②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是取平均值。(2)图中虚线表示J型曲线,是在理想的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的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实线表示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最大种群增长速率出现在K/2时,即图中的C点。对田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可用标志重捕法,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重捕中标志个体的数值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高。

答案:(1)随机取样 (N1+N2+N3+N4+N5)/5

(2)理想(或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 a(1+m)n C 标志重捕法 偏高 灭鼠药对田鼠进行选择,导致种群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

15.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981年由巴西引入广东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1)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____,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________。

(2)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________而迅速蔓延,疯狂吞噬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直接导致________下降。科研人员将一定数量的鸭子放到稻田和茭白田中,一段时间之后,采用________法调查,发现福寿螺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许多农作物的叶子却被鸭子毁坏了。

(3)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因此改用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________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为明显,此时,________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捕食关系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

(2)天敌 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样方

(3)6~7月(6月中旬~7月中旬) 成年(生殖期) 出生率基本为零(出生率非常低)

(4)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作用十分明显(用中华鳖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增长比用鸭子好)(合理即可)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题训练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这些,查字典生物网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生物视频

高考生物复习的最后冲刺(2)

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实验高考试题11

高考生物

高考生物辅导:遗传信息的转录(2)

高考生物

高考辅导课堂-生物 第2节课 高考辅导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遗传信息的转录2

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上01 高考生物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辅导视频:遗传信息的翻译3

教育面对面 第48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的重点内容

与“2016高考生物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题训练(含答案)”相关文章

热门生物知识大全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