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论文 >菠萝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分布和变化
菠萝。分别将果肉和中柱分开。贮藏过程中中柱部位香气成分变化。果实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成为研究热点。
论文关键词:菠萝,果肉,中柱,贮藏,香气成分
菠萝,又名凤梨,其具有良好的风味、甜度和丰富的膳食纤维等,广泛用于鲜食、加工、榨汁等。目前全球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菠萝,其中泰国、菲律宾、中国、巴西、印度、尼日利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为世界十大菠萝生产国。在世界热带水果贸易中,菠萝是最活跃的品种之一。我国菠萝栽培有近400年历史,因其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产品附加值高果肉,已成为我国热区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热带水果品种之一,为热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香气成分成为研究热点,很多水果的香气成分都有研究,有关菠萝的研究也不少,不同品种[1,2]、不同成熟度[3]以及果实发育过程[4]的菠萝进行了有关研究,这些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菠萝中主要香气成分以酯类为主。果实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会发生一定变化,苹果、香梨等水果上已有报道,但尚未见有关菠萝贮藏期间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为此本文选取风味较佳的台农6号菠萝品种进行贮藏期间香气成分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菠萝品种为台农6号,采自海南省万宁市龙滚镇,选取成熟度7-8成的果实,采收后经清洗、消毒后,贮藏于10 ℃的冷库中。分别在贮藏后第1 d 和第9 d选取5个菠萝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1.2 方法
硬度的测定
将果实纵剖果肉,使用硬度计(日本FHM公司型号FHM-5)测定果肉部位的硬度。
颜色的测定
果皮和果肉颜色分别采用色度计(英国Tintometer公司型号Lovibond RT100)测定中国学术期刊网。
香气的测定
仪器:65 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美国Supelco公司。气相色谱-质谱( GC-MS):美国Agilent5975/6890N气相-质谱联用仪。
方法:将5个菠萝果实分别纵切成两部分,每个果实取1/4,分别将果肉和中柱分开,分别匀浆,称取10 g放入顶空瓶,插入萃取头进行萃取,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 ℃。
色谱条件:采用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温40 ℃然后以3 ℃/min升至120 ℃,再以5 ℃/min升至200 ℃,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250 ℃,采用不分流,载气He,流量1.0 ml/min。萃取头在进样口于250 ℃下脱附3 min。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EI);检测器电压350 V;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50 ℃,电子能量70 eV;扫描质量范围35~335 amu。
化合物的鉴定采用计算机谱库(NIST05)检索分析,定量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
电子鼻分析
使用Airsense pen 3 便携式电子鼻(德国AIRSENS 公司)果肉,将菠萝整果用密封塑料袋密封10min,插入进样口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果实颜色和硬度
表1 菠萝不同贮藏时间果实质量性状
Table 1 Initi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pineapple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1d
9d
Hunter color
Skin
L*
33.94 ±1.88
23.20±0.69
a*
-0.93±0.46
-1.44±0.70
b*
-4.64±0.65
-11.20±0.74
C*
4.75 0.67
11.31±0.71
h*
258.92±5.10
262.65±3.77
Pulp
L*
33.63±1.68
34.83±1.25
a*
-1.15± 0.52
-0.45±0.49
b*
--4.90 ±0.70
-4.53±0.53
C*
5.05 ±0.74
4.58±0.50
h*
257.10 ±5.27
264.00±6.55
Firmness(Kg)
Pulp
0.80±0.05
0.61±0.09
菠萝果实在10 ℃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基本指标如表1所示,描述果实颜色变化的L*、a*、b*、C*、h*等均表现出增加或减少的变化。果肉的硬度变化较明显,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
2.2菠萝果实香气的变化
2.2.1主要香气成分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菠萝果实不同部位(果肉和中柱)主要香气成分以酯类为主,另有少量的醇、醛、酮等。果肉部位的主要香气成分有己酸甲酯、己酸乙酯、辛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甲酯、辛酸乙酯、2-甲基丁酸甲酯等,中柱部位的主要香气成分有己酸甲酯、己酸乙酯、3-甲硫基丙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乙酯、辛酸甲酯、辛酸乙酯等(见表2)。
2.2.2贮藏过程中果肉部位香气成分变化
菠萝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类别有一定变化,如图1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酯类含量略有减少,但占总香气挥发物的百分数始终在80%以上。贮藏过程中,萜烯类成分的含量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相应的减少。
中柱
图1 菠萝果肉中不同类别香气成分含量
Fig. 1 The content of aroma volatile inpulp of pineapple
我们的实验表明,菠萝贮藏过程中,果肉中香气成分数量从21种降低到15种果肉,而香气含量呈现有升有降的趋势,含量增加的主要有:2-甲基丁酸甲酯(从3.65%到15.34%)、己酸甲酯(从17.48%到39.96%),还有丁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甲酯、(Z)- 4-辛烯酸甲酯、壬酸甲酯、癸酸甲酯等香气成分含量略有增加。香气成分含量减少的有:2-甲基丁酸乙酯(5.16%到0.44%)、己酸乙酯(14.26%到0.89%),还有辛酸甲酯、α-依兰油烯等香气成分含量略有减少。果肉中第1 d含有而第9d无的香气成分有:3-甲硫基丙酸乙酯(4.45%)、乙酸苏合香酯(1.68%)、辛酸乙酯(7.76%)、2-甲基苄基乙酯(0.71%)、癸酸乙酯(1.51%)等。第1d无而第9d含有的香气成分有:壬醛、1-壬醇、α- 荜澄茄油烯。
2.2.3贮藏过程中中柱部位香气成分变化
贮藏过程中,中柱部位香气类别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减少,如图2所示。酯类在中柱部位是主要的香气类别,其香气含量从82.75%降到65.51%。萜类化合物在第1 d有少量,随着贮藏进城逐渐消失中国学术期刊网。
菠萝贮藏过程中,中柱部位香气成分数量从19种降低到13种,香气成分含量增加的有2-甲基丁酸甲酯(从5.49%到14.06)、己酸甲酯(从14.29%到30.85%),还有丁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甲酯等略有增加。香气成分含量减少的有2-甲基丁酸乙酯(从6.48%到1.68%)、己酸乙酯酯(从13.12%到1.24%),还有辛酸甲酯、癸酸甲酯、癸醛、α-依兰油烯等含量略有减少。中柱中第1d含有而第9d无的香气成分有:3-甲硫基丙酸乙酯(6.77%)、乙酸苏合香酯(1.61%)、辛酸乙酯(8.39%)、2-甲基苄基乙酯(0.45%)、癸酸乙酯(1.78%)等。
中柱
图2 菠萝中柱中不同类别香气成分含量
Fig. 2 The content of aroma volatile incore of pineapple
2.2.4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差异性
在贮藏的第1 d,酯类成分中除壬酸甲酯只存在于果肉部位外,其它酯类成分均同时存在于果肉和中柱中。1-壬醇、α-依兰油烯、(±)-网翼藻烯A均出现在两个部位中。仅出现在果肉部位的有4,9-依兰油二烯、β-杜松烯。仅出现在中柱部位的有癸醛。
在贮藏后的第9 d,酯类成分中除2-己烯酸甲酯、壬酸甲酯仅出现在果肉部位,其它酯类成分均出现在果肉和中柱部位。其它类别香气成分中仅α-依兰油烯出现在两个部位中。仅出现在果肉部位的香气成分还有壬醛、α- 荜澄茄油烯果肉,仅出现在中柱部位的有癸醛、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四氢吡喃酮和5-(羟甲基)- 2-呋喃甲醛。
2.3挥发性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电子鼻是由电化学传感器阵列和一定的识别装置组成的,可以模拟生物鼻来进行快速全面识别气味的仪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变换观察的视角来寻找样品间差异的一种算法。利用电子鼻对菠萝果实挥发性成分的电信号变化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图1结果,表明同一贮藏时期的菠萝果实平行检测的数据构成独立组群,表明电子鼻分析检测重现性良好。1 main axis和2main axis上包含了在PCA转换中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贡献率越大,区分越好,从图中可知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7.69%和33.10%,总贡献率达到80.79%。从图3可知,电子鼻能很好的区分开贮藏过程第1 d和第9 d的菠萝果实,区别值达到了0.821。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3节合理的膳食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6章第2节食物网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七章第二节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四章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7章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学习与评价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13章第2节预防传染病课后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分类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七章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学习与评价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13章第1节健康及其条件课后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八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九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单元第2章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十章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4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3单元自我评估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学习与评价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14章第2节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课后习题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1节饮食与营养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自主评价(二)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五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3章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3章第2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单元自我评估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自主评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自主评价(一)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自我评估学习与评价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课后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四章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7章第2节人体的呼吸学习与评价答案